圖片發自簡書App
1、幼兒園的年齡,想要得到每一樣所要的東西,用哭鬧不休是來試探你。是在試探父母的底線,父母如果妥協,孩子就會得寸進尺。
2、父母對孩子和對其他人一樣,態度公正,孩子知道自己做了好事會得到表演,犯了錯要受批評,這樣心里就會有安全感。
3、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孩子的好習慣要靠父母從小培養。
4、如果可能的話,盡量不要在人前糾正孩子的錯誤,小孩也有自尊心,當面教子背后說妻,并不全對。教子,也要顧及孩子的臉面。私下提醒效果會更好。
5、大人也在不斷犯錯,我們很容易就原諒了自己。如果孩子犯錯也應該做到原諒孩子,讓孩子在錯誤中學習。在錯誤中成長。
6、當孩子說我恨你的時候,別往心里去。孩子恨的絕對不是你,恨的是你家在孩子身上的那些壓力。
7、被過度保護的孩子是長不大的孩子,一輩子難有自己的主張,讓孩子逐漸獨立于父母,才是父母的職責所在。
8、言而有信,這是讓孩子聽父母教導的最有效的手段。但大多數父母都做不到,所以大多數孩子都不聽話。父母別在匆忙中對孩子許諾。當你不能信守諾言時,孩子會難過,也會看輕你以后的許諾。
9、孩子會用裝病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出現這種情形,父母要檢討自己,是不是對孩子的關注太少了,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了。
10、別認為向孩子道歉是沒有尊嚴的,是一個誠懇的道歉,會讓我和你更接近,更尊重你,感覺更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