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更新,內容涉及團隊管理、戰略規劃、協作技巧、產品設計、交互設計、面試招聘等等等!分享來自實踐,但出于保密條例,很多特征信息會隱去或做藝術處理,另外時間順序未必真實,大家自己體會即可!如果看著好,也請幫觀主點贊和轉發,謝謝!
1.回昨晚提問:某寶為何把失效商品也計算入購物車總數量限制?
1)首先,往前多思考一步,相信有些小朋友會奇怪為什么購物車依然保留失效物品?
原因有二:
a.任何設計,在現實中,是可以投射到具體事物上的,是可以相互對照的。
互聯網的發達和演變,不是在創造,更多的在于改造,人們本質的需求和行為模式沒發生變化,好比超市有購物車,用戶把東西放進去,最后去收銀臺結賬,于是電商平臺也做了購物車,延續了線下購物車的價值和功用,而對這個購物車中物品的操作權限,線上線下是保持一致的,只有用戶主動行為可以去改變,這是一種對用戶行為的尊重。
b.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任何數據層導致的表現層變化,必須清晰的讓用戶認知理解,就好比購物車里的物品,在用戶未知的情況下,哪怕失效了,也不應該被系統自動處理,這是一種對交互的思考。
2)那為什么購物車會設置商品上限?
這個問題記得之前有咖友提過,其實說白了,很多功能在設計出來后,大家會發現和去賦予它很多主觀價值,但客觀的說,在最初的設計階段,有時可能只是開發和產品說,這里的數字,出于安全性,必須設個上限,產品想了下,那就設99吧,僅此而已。
觀主喜歡叫這類設計為容器設計,很多場景和控件和功能都會遇到這個概念,說白了,輸入框也是容器,容納文字,只要是容器,就有大小,出去安全性和數據溢出的考慮,必須設定一個閥值。
有人會說,設定一個上限,會更好的去引導用戶行為?并但是這個點,無非刺激用戶去review之前的歷史添加,去做更新,在這個過程中,可能產生關聯性的興趣延伸行為,不是不對,就是成本太高,條件較難觸發,我們還是回歸本質的好。
3)最后回答文首的問題,為什么失效的也算進總數?
結合上面的答案,顯而易見為了三個原因:
a)如果失效的不算入總數,出于容器設計的考慮,依然要給失效物品設置上限,上限這個事,避免不了,設置兩個意義不大。
b)根據上一點,如果僅僅設置有效上限,失效的單獨計算(包含設置上限和不設置上限),某個商品如果,失效后,移出生效的容器中,再把生效容器灌滿,即重新加滿,失效的又生效,是加入生效還是不加入?加入是頂替某個還是溢出?
c)失效和有效的是兩個需求對立面,而在產品設計層面,我們應該主動引導用戶去管理失效商品,通過共享上限,去督促用戶自發的維護,是十分有必要的。
(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