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了“熱辣滾燙”之后又去翻看了日版的“百元之戀”,有些唏噓。
? ? 這兩個主線相似,不同文化,不同性別的團隊展示的兩個作品帶來的觀感體驗竟然差別如此。什么感覺呢?有點像刑偵劇里,一個是受害者的視角自述的故事(“熱辣滾燙”),另一個則是一個不太喜歡這個受害者的旁觀者視角講述的故事(“百元之戀”)。
? ? 這個故事的主角面對的又何嘗不是這樣的人際關系?她內心驚濤駭浪的痛苦經歷(有些甚至可能因為內心無法忍受而篡改了一些事實記憶)在參與了部分情節的旁觀者眼中,夾帶一些的旁觀者腦補的一些細節,就是那樣一個故事。
????真相如何,脫離了角色視角,是否還有真實,是否還有意義?
? ? 舉幾個例子:
? ? 1. 自卑的人容易放大自己的缺點,比如自己心目中是200多斤的大胖子,但是可能在旁觀者眼中也就是個微胖而已。
? ? 2. 你不擅長和旁人一般表達自己,自己覺得已經充分表達了憤怒,比如經常爆粗口”我操“來表達憤怒,也有有各種情緒的表露,但是在旁觀者眼中是一個沒有什么情緒反應,整天頂著個蓬亂的頭發遮住或者被光線擋住了臉,看不到表情,也聽不到什么語言表達的沒有情緒反應的麻木的人。
? ? 3. 自己以為是善良的對待他人的那些行為,在旁觀者眼中往往是看不見的,旁觀者通常只看到了你出拳對待了旁人,看不見,也不在意那前后的故事和緣由。旁人眼中,那些日常生活中的被欺負都不足以被關注和在意,只有是像“被強暴”,被男人/愛情“傷害”這樣的傷害才算得上是傷害,用來作為改變的內驅力和導火索。包括你曾經在某個雨夜自殺未遂,旁觀者看到的也只是你白天的行尸走肉麻木狀態。
? ? 4. 愛情里那個過份在意對方,各種照顧和付出的自己,在旁人眼中是那個勉強可以處一處,暫時提供個住所的過渡,只是實在無趣,沒意思,找到更好的就會離開。
?????5.自己眼中沒同意也沒完全拒絕的“看心情”,在旁人眼中是同意接受的意思,尤其是長期以來在關系中不會拒絕的你,旁人看來你這么努力改變,算是勉強贏得了“他”的一句“有點意思,必然是會極其開心地接納這難得”他“的主動,還會小鳥依人,撒嬌哭訴,傾述內心。
? ? 唏噓:“熱辣滾燙”和“百元之戀”講的同一個故事,“熱辣滾燙”是主角自己的視角,“百元之戀”是那個旁觀者的視角:那個旁觀者可能是故事里主角的親人,朋友,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