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無他,因為我發現小秘最近越來越放肆了,上完班就走,下班微信找她也不回復,卻發現她發了朋友圈。
然后就想問一下大家,為什么現在的90后,都不愿討好領導呢?
我問了一下資深的HR小姐姐,她說,因為現在的90后不需要討好領導,他們從小衣食無憂,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他們早已形成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在他們的經歷中,也見識過形形色色的討好領導,但卻是他們所不屑的。
工作對于他們來說,不是謀生的手段,只能算是是充實人生的一個途徑。
然后我回頭驚恐地看了一下小秘,發現她也幽幽地盯著我來看,我發現此女子我是得罪不起來了!
其實在小秘之前,我也曾遇到過一個小女孩,聰明,漂亮且及有氣質,情商很高。但是從不討好領導,不要說不討好,更夸張的都有,比如說一起出去辦事,有3個資料包要拿,她只會拿一個,另外2個等著領導拿。
你說她是沒有見識,沒有情商?
不是的,小女孩父親是國企領導,早已見慣了下屬對自己老爸的巴結討好。那她為什么還要上班呢?
小女孩的媽媽是老師,也許教育得不錯,懂得自食其力,但僅限于此,不會為了工作去違背自己的自尊心。
這不是特例,只是比較典型,讓人更容易理解。
那么是否所有的90后都是如此叛逆?個性張揚呢?
其實這還是要看經濟基礎,家庭環境。
我們公司還有另外幾個小女孩,家境一般,甚至有一個是多子女家庭,雖然起初他們并不會討好領導,但是他們都非常兢兢業業,這是他們認為的最好的進步的方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幾個小女孩中就慢慢分化出來了。其中一個小女孩,家庭條件最差,但是上進心最強,她經常去參加各種培訓班學習,社會交往比較多,跟周圍各種老師同學打交道,慢慢就學到了,開始知道等級制度,開始懂得討好領導。
到這里,應該了然了。家庭環境,經濟基礎很大程度上會決定這個人的進取心,當然也有例外,但很少。
其實90后不討好領導,不代表他們不會或是不懂,多數是因為不需要,而一旦產生需要,她們自然會學,或者說無師自通。
例如,很多時候公司新入職的新人參加聚餐的時候,在選位置這件事上總會大家左推右推,互相謙讓誰應該坐哪里。
好不容易坐好了,大家又開始相互敬酒,每個人起來打幾圈酒,還要講究敬酒詞,講究杯子的高低。
所以最后在一輪又一輪的勸酒中,他們都會喝得不省人事。
但是這些是他們應該做的嗎?我不以為然。
我朋友小張就跟我說,他剛去公司就遇到了一位很好心的前輩,教他公司的生存之道。
飯桌上,那位前輩拍拍他的肩膀,說小張啊,你拿著杯子,去跟桌上的每一位領導和前輩敬一杯,從領導敬起,雙手舉杯,杯子低過對方,給大家留個好印象。
小張看著一桌10幾個人,愣住了,說我喝不了這么多。
前輩語重心長:酒量都是慢慢練出來的,在職場,不會喝酒走不遠的,你得陪領導把酒喝開心了才行。
小張厚著臉皮,跟每個人喝了一杯,其實也不認識誰是誰,就一個勁地說您好,我是新來的。
除此之外,他們公司還有特別多的潛規則和話術技巧,每天說話做事都小心翼翼。
進出電梯怎么幫領導扶門,坐車開會怎么排座次,樣樣都有規矩。
但是后來他覺得這樣活得太累了,之后就果斷辭職。
很多年輕人自小家庭條件較好,生活不愁吃穿,而且父母或者爺爺奶奶都比較寵愛孩子,造成了很多人習慣性以自我為中心。
當然這不能說一代人自私,但是這會是一種屬于一代人的一種思維方式或者生活模式,他們更傾向于自己負責自己分內的事情,但是不屬于自己的責任一般不會去負責。
所以習慣了凡事靠自己的處事作風,自然而然就懶得去討好領導。
其次,90后一代人基本都趕上了高校擴招,更多的學子更習慣用讀書時就事論事的習慣來考慮問題,很少去主動考慮人為的因素。
至于討好領導,不好意思,真的沒興趣,咱們是靠能力工作的,不是靠巴結上司,所以相比于討好領導,他們更樂于自己靠自己的努力去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最后,90后一代進入職場的時間還比較短,多數人剛工作不到三個年頭,這個時期還僅僅算作職場新人,對于新人而言,摸清楚職場潛規則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尤其是現在的整體環境較好,潛規則這種事本來就已經很少碰到了。
而且大家心里都有一句話,那就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所以更不會為了一份平常的工作去改變自己的性格而委屈自己。如此就更沒有理由去刻意討好領導了。
這其實也算是新世紀一代的新特點,新進步。
所以,希望大家幫我跟小秘說一下,
不要一下班就把我拉黑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