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一直在奔波。先是一早從晴奶奶家開車回到石家莊,進家就催著晴洗頭洗澡,同時收拾行李。頭發還沒干透,我們已經跑去梳頭,吃午飯。回來之后收拾東西出發,時間只夠打車去機場了。
下午飛到西安,晴爸從西寧飛到西安,比我們的航班晚到半個小時。終于,傍晚時分,我們一家三口在西安機場匯合了。
接下來從機場到酒店,辦理入住,我就安心做甩手掌柜,交給老公去打理。難得享受老公的照顧,心安理得地享受。
第一次來西安,應該是在我五歲左右的時候,跟著媽媽來探望當兵的爸爸。只記得坐了很久的火車,下車后卻沒有見到來接我們的爸爸。我被媽媽拽著在偌大的廣場上走到這里再走到那里。我感覺又累又困,但我知道那時候沒法睡覺,也不知道還要等多久才有可能躺下入睡。可是小小的年紀不提睡覺,只是一直嘟囔著要買小花手絹,嘟囔得我自己都信了不是又困又累,只是想買手絹。
后來終于聯系上了爸爸,我們第二天才跟爸爸匯合到了他的地盤。我和媽媽在爸爸的駐地待了一段時間,究竟住了多久,不記得了,現在也無從核對了。
我和晴還有晴爸只在西安住一晚,第二天就要去西寧。入住的酒店離回民街很近,我們一路溜達過去。老公要吃羊肉泡饃,大晚上感覺還挺罪惡,但是一家人在一起,不想掃興,于是我和晴共吃一碗,味道不錯,特別是多加了一份糖蒜,泡饃里加了濃郁的糖蒜香,更覺美味。
昨天,坐火車到了西寧,到了晴爸租住的家。這個家,去年跟晴來過一次,住了一周,這次還是一周的時間。
真是個臨時居所,一個男人自己住,什么都是湊合的。房子還不如我們以前住的舊房子,狹小破舊。屋子里到處都是灰塵,東西雜亂無章。床單枕巾據說住進來就沒換洗過,我們去年來買的東西居然還在,買的米還沒吃完。就是這樣一個房子,老公把它當作家住了一年半。
有些感慨。我們石家莊的家,因為沒有老公常住,缺了些男人味。我和孩子兩個人,也經常湊合,家里到處都是顧不得收拾的樣子。老公住的這個房子也是一樣,缺少打理,缺少家的味道。
就在這個家里,老公不無得意地告訴我,今年上半年,他的考核在全國排第一。我說,排第一的感覺怎么樣?他說“得”!
有些心疼老公。為了工作,為了掙錢,他跑到這么遠的地方,在這樣一個“家”里湊合著度日。家里的大房子他一年也住不了幾天。為了爭第一,他的工作壓力也是巨大的,工作之余,他只能回到這個“家”里棲息休息。而我還經常埋怨他不顧家,扔下我一個人帶孩子打理家。看看他住的環境,我該知足才是。
家的意義是什么?在一起當然最好,不能長相廝守,家又該是什么樣的?至少是家人住得舒服,有吸引力,一直向往的吧。記得去年我來的時候,老公真心地說,有媳婦的家,真好!
今年也是一樣,我要在這有限的幾天里,幫老公打理好這個家,讓他住得舒服點。即使我不在的時候,他看到我收拾過的地方也會想起我在的日子,想到我,想到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