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我去同安堂中醫館去接好友,在門外碰到一位年輕的媽媽抱著一孩子,孩子已經8個月大。
我說:跟著媽媽出來玩是不是很開心呀?好不好玩?
8個月的幼兒,圓溜溜的眼睛看著我,咧開嘴笑了笑,一轉頭就埋到媽媽的肩膀上。
“寶寶害羞了?”媽媽一邊拍著孩子,一邊笑著說。
寶寶又抬起頭,轉過頭,看了看我,又把頭轉過去,趴在媽媽肩膀上。
那一刻,我感到小寶寶是聽懂我的話,8個月的她,白白胖胖的,圓溜溜的的眼睛里全是純凈??粗龐尚叩臉幼?,我在想這個孩子長大后會是什么樣子呢?是什么讓她變成未來的樣子?
我想起前幾天與好友、A總以及H總吃飯的情景。我們的飯局是H總當晚的第二場飯局,他沒有吃任何東西,就是喝酒,絮絮叨叨,不知道是酒精的作用還是他想借助酒精的作用,講述自己的童年經歷以及青年時的風光,而我感覺到卻是一位中晚年成人的失意人生:當下的他活好像不開心!很多聽起來充滿哲理的自相矛盾的表達。最后從H總口中說出的不開心也證實了我的猜想。我不知道A總請H總一起吃飯的真正想法是什么?是為了表達謝意還是為了替好友老公介紹業務,或者兩者兼有。A友說話很少,總是敬酒,或者忙于回復手機信息。一頓晚餐的情景總是在我腦中回憶,在一個慢生活的餐廳里,我們卻沒有感受到什么時光的慢流,在觥籌交錯中我有一種非常矛盾的想法,此時此刻是虛幻的還是真實的?現在想來并不重要,就如張老師說你表現的真不真誠取決于對方的感受。但我覺得一個人真不真誠取決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決定自己的內心以及行為的真誠,別人怎么想是我不能左右的?那場飯局讓我有點恍然,可能是自己的內心沖突所致。
我又想起一位家長,被同事伙伴成為奇葩客戶的家長,讓我內心有了真想見上一面的欲望。與其老公交談非常舒暢,也辦完了相關手續。結果下午其老公給我電話,說他妻子想與我說幾句。
我走進洽談室,就看見一臉冰冷不悅的她。我做了自我介紹,沒有什么寒暄,就責問結算單是怎么計算的,我就喊來核算的同事。同事解釋了一下,冰冷的她就開始各種指責,呵斥我們的各種不好,我覺察到自己內心的不悅 ,但也提醒自己不要與她起爭執:這不是一個心理健康的成年人。我強忍著心中緩緩而升的憤怒,淡定地回復一句,結果她拍桌而起。我擔心有身孕的同事受驚嚇,忙請同事出去,我來處理。此時的我內心更加淡定,說我們就是這樣計算的。只見憤怒的她咆哮著沖出洽談室:我要去投訴你們!
像一陣風一樣,那個憤怒的她沖出了大廳,消失在樓道里!大廳內等待的家長有點莫名其妙地看著一陣風消失的她。
我也有種夢幻的感覺:為什么她如此憤怒?為什么她用如此憤怒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我與其第一次見面,可以好好溝通呀!
望著8個月大一臉純真無邪的小寶貝,我想到碰到的這兩個成年人,世界是如此真實而荒誕!在我的設想著,越長大越成熟越從容,但現實中,從純真無邪的嬰兒活成了行為各異的成年人,或成熟或從容或荒誕或悲觀……
今天一早與張老師、孫老師的交談碰撞,我從張老師身上看到很多過去自己的影子。與張老師的交談,我是淡定的從容的。我感受到他思想迸發不斷表達的欲望 ,我也覺察到自己有點羨慕他這樣肆無忌憚的自由表達,有點妒忌他文字中縱橫捭闔的流淌,每一個漢字從他的筆下流淌出來仿佛匯成一條河流,河流上不斷涌現出奔騰跳躍的思想浪花。而我的思想之河仿佛在慢慢干涸,我擁有的都是別人的思想的復制而不是原創,這遠離了我曾經對于未來自己的設想,我應該是原創者而不是復制者!
我的腳已經落在了充滿煙火的人間,但我卻失去了我的腦袋,失去了我脖子以上的思想!我想與人鏈接,靠近他們,我期望自己還是在肆意地綻放而不是在慢慢地被同質化,慢慢枯萎失去自己的顏色!
下午的沙盤游戲,這是第三次接觸沙盤游戲,我覺察到自己的內心更為平靜。當1號老師開了個小湖泊,2號張老師大刀闊斧地改造,出現一個孤島與川流不息的河流。當看到張老師破壞了她的構建時,1號老師還是用憤怒表達出來:你怎么破壞了我的湖泊?
2號張老師后來說他就想要一條可以流動起來的河流。而我就想要一塊鏈接陸地的島嶼,我也大刀闊斧的把張老師的孤島鋪平,與陸地鏈接,河流依舊是一條河流。4號老師看到陸地,說心里踏實多了,她放了一座房子。4號老師的房子一下子讓我感受到溫暖,后來我就拿了地鐵,娛樂城以及學校,生機勃勃的人群社區生活。而4號老師說她本來就想度假,在沙灘上享受她的假日。1號老師拿的物品給我感覺是碎片的,游離在我們之外,后來她給4號老師的躺椅插了一把太陽傘,在沙灘上放上讀書的人,我感覺到1號老師,4號老師以及我三人之間產生了鏈接。
2號張老師拿的物品都是自我為中心的表達,他說他看到了別人的世界,但他依然堅持選擇自己心中想要堅持的塔、棺材、一朵黃色的花,張老師說是梵高的花,以及一面鏡子。我感受到4號老師對張老師選擇物品的詫異:如此特立獨行的人,與他人格格不入!4號老師最后把張老師的塔移到了學校的后面,我覺得也未嘗不可。
后來,張老師還是把他的心中之塔移到原來的位置,我已經觀察很久了。因為了解張老師很多,所以他選擇的物品以及擺放的位置,我都可以接受,準確說包容。我本計劃要把代表梵高的黃色花朵插到山頭上,看到塔又被移回來,我就把張老師心中的信念之塔移到了山的旁邊,這樣整個沙盤中的世界看起來和諧多了。
在交流討論中,我對于1號老師一會兒拿個貝殼、一會兒拿個彩虹,一會兒拿個天使,還是存在疑惑的,我感覺她的內心是壓抑的,碎片化的。
孫老師啟發我為什么如此警覺,為什么1號老師認為是個可愛的孩子,而我覺得是個天使,我不能接受她看到的與我看到的為什么不一樣?我想知道她為什么那么想?張老師說我有控制他人的欲望。我覺察到在工作中的確如此,我保持警覺,不能包容與自己想法差異太大的人。我喜歡依賴信任他人,喜歡通過信任的依賴來判斷來做決策!
張老師提醒我可以依賴他人,但不能通過信任依賴他人做決策!孫老師也提示可以通過多方面人去考察一件事情一個人,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斷!不要被信任的依賴的人左右了決策!這樣的常識為什么我就不知道呢?還是我在抗拒去多了解多打聽?這樣的碰撞的討論啟發了我,也解決了我最近覺察到的困惑!
在表決沙盤游戲的名稱時,沒有一個人舉手投票我提議的“歡樂人間",我還是有點小失落。把歡樂時光按上一個龐大的標題是有點言過不及?
我選擇了1號老師的“歡樂時光”,的確是歡樂的一天,與張老師碰撞了思想,享受了孫老師的美味午餐,又在孫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一場沙盤游戲,收獲滿滿的一天,人生也應該充滿如此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