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請你說話善良一點,口齒伶俐固然好,但別變成言語刻薄。
女孩子,請你說話走心一點,大膽率真固然好,但別只圖口舌之快。
女孩子,請你說話溫情一些,關心別人固然好,但別忘了他人感受。
詞不達意,話不走心,辦事不動腦子,這是我媽對我的批語。
我一直覺得和朋友間說話沒什么好小心翼翼的,彬彬有禮是留給陌生人的,暢所欲言才是好朋友的標配。
當媽媽再一次批評了我之后,我開始留心我的朋友的對話,我的信心開始一點點崩塌了。
我們最近的對話是這樣的:
“我爸給我找了個單位,到時候扣個章就行了,我不用去實習,放這么長時間的假我這正琢磨著去哪玩呢。”
“我剛剛又面試了一個企業,是個做的很不錯的房屋中介,雖然比上一家企業辛苦點,但是能學到點東西。”
“哎呦我的天,第一個企業就是打電話的沒什么意思,第二個多辛苦啊,天天的還得去帶客戶看房子,多累啊,能學著什么呀,都不行。”
“哎呀,你去吧,正好你給我們看著點,我們要找一個新房了。”
還有一個朋友沒有說話。
還有這樣的:
“看到她昨天穿的那條黃裙子了嗎,我看見她還以為她穿著睡衣。”
“你自己新買的?我看看照片。”
“活著不好嗎?為什么買這個。”
和這樣的:
“下午有個會,要求各班的黨員去,要是黨員不去的話那就班長去。”
“哦,那你去吧,我不去。”
“可是要求黨員去啊,我下午和燕燕去圖書館啊。”
“哎呀,我不去。”
這其中,有沒有你和你朋友的影子呢?
有人問過我幾個交心的朋友,我尷尬的笑了笑,沒有回答。
我想起了很多朋友,可是我沒有勇氣說我和他們關系最好。
我只是很自責,我沒有早點意識到,其實友誼是很脆弱的。
女生的友誼可以從一句你腿細了啊開始,也可能因為一句你的發型真丑而終結。但不管是普通的點頭之交還是親密的情同手足,維持關系的最終就在于你是否是真心實意,多為朋友著想一點,讓朋友感受到你對他的照顧,而不是感覺你在讓他做事。你們是朋友,不是上下級。
朋友和親人不一樣。親人有血緣關系,血緣可以原諒你,但朋友不會。
再莫逆之交,兩個人再嚴絲合縫,一次的不高興,兩次的不開心,三次的不愉快,長久以往,我們就會以不合適為借口,疏遠現在的朋友,再以我覺得你好有氣質啊為開頭,去結識下一個朋友。
和朋友說話能不能動點腦子呢?
她和你說這個實習單位你覺得要不要去,是想讓你以你的經驗去幫她斟酌一下,當局者迷,請你幫她客觀的梳理一下思路,而不是讓你秀一下優越感順便理直氣壯地去讓她幫你做事,
她問你這件衣服好不好看,不好看直說就好了嘛,好朋友不介意的,但你不要借此嘲笑她的品味與眼光。
朋友之間有事情就是要互相幫助的嘛,但是自己的事情還是要自己去做,你玩的很開心,但是朋友卻替你辛苦,你把朋友當什么了?
我的朋友有內向的,溫文爾雅,她說話總是會說,你方便嗎?
我的朋友有快言快語的,一件事情說的你毫無反駁之力,總是以損人為樂。
而我自己,很不幸,處于兩者之間。既不口吐蓮花,也不伶牙俐齒。
語言真是一種強大的力量。能讓一個團體分崩離析也會讓兩個陌生人日漸親昵。女孩子,還是要說話走點心好。
我承認朋友與朋友之間的相處模式是不同的。但是我想相同的點不會錯,那就是:我和你開的再大的玩笑都不是戳中你痛點的,人前的互相傷害,都是以相互尊重、相親相愛為前提的,她們都在在別人看不到的深夜里分享著痛苦,又相互安慰著,彼此守護著秘密。
在無數個與朋友的對話中,或許我是受傷害的一個,也或許我是傷害別人的。可是都過去了,我失去過朋友,也還會結識新朋友。
女孩子,還是要內心謙和一點,管住嘴,敞開心,用腦子交朋友。
我親手推開過我的好朋友,我也被別人推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