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經歷過這樣一些看似很殘酷實為可理解的人際交往更新過程,小學的時候你們互相罵自己大傻子也可以開心地笑到打滾,隔了一段時間未曾聯系,再見面,他的玩笑不再讓你覺得那么悅耳。
比如,你小子也能有今天啊?
比如,這個你都會?沒看出來啊~
再者,還記得你小時候還xx過嗎?哈哈哈哈哈哈
如果非要用是現實的社會規則里的階級來解釋這種不容阻止的分流似乎有點太冷漠,但用感情的變質來抨擊某些人成功就忘本似乎也過頭。
其實只不過是彼此缺失了太多共同成長的交流,走上了不同的奮斗之路,物質和精神難以對稱,三觀就更不容易再有重合。
一味地埋怨不珍惜過去的情誼并不可取,成長的陣痛總要為曾經的快樂也承擔一些意義,我們不是一無所有,我們可以一時興起回味過去的歲月,但我們可能不太容易把它放入各自人生旅途的行囊上路,畢竟每個人的未來之路都還長,精力有限,一些相比于其他新至之物的刺激可能會讓自己暫時失去了對已擁有事物的興趣和珍惜。
可是這并不意味被丟失的就永世不得再熠熠生輝。
事物的價值擁有之時反而最低
如何解讀是一種為其翻新的絕佳工序,變了的不是感情,是我們各自的精力讓我們沒能順利替換好各自對舊物的態度。
也許玩笑本來只是玩笑,它不該成為我們無法正確接納老友情的借口。曾經純粹的友情是不是被歲月和心智加工出了多余的負重,無法輕松前行。
純粹的曾經,也請為它保留單純的思考去誠意尊重,除非你認為它已不再值得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