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讀《點子都是偷來的》02:原創都是看不出來的抄襲!
《點子都是偷來的》這本書教給我們的第一個撇步,就是點子都是偷來的!
這一章的知識結構大體是這樣的:
作者在這一章開門見山地告訴我們:天下無原創。所以,你不用苦思冥想,不用去標榜高尚,不用去裝逼,100%的原創想都不用想了。為此,作者引用了曾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文學家紀德的話來佐證:
該說的話都已經被說過,但是因為沒人在聽,所以還得全都再說一遍。
那么,很多作品都被標識原創,到底什么才叫原創呢?英國神學家是這樣回答的——
什么是原創?就是沒有被人看出來的抄襲。
既然天下無原創,我們該怎么辦?別愁,簡單,用一個字說就是偷——點子都是偷來的嘛!
我整理了一下,關于偷,作者用以下幾點進行了簡要講述:
1、要找到值得偷學的東西。
現在這個社會,小偷不算少吧。他們偷東西都是經過研究的,找什么人下手,偷什么東西值錢,什么東西好變現,這些經驗都是一套一套的。用在正道上,我們要偷創意,也要找到值得偷學的目標,如果遇到的不值得偷學,就換另一個目標,直到值得你偷學,并付出精力與時間!
2、爬上你的創意家族樹。
這個問題是回答向誰偷。書中講,人們沒辦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家庭,但可以選擇你的老師、你的朋友,選擇你聽的音樂、你讀的書,以及你看的電影。我們要選擇追隨哪一個先祖或大師,他們能夠鼓舞我們,啟發我們創造世界。
我們可以選擇一位自己喜歡的、崇拜的人物,細細研究他的思想和他的作品。研究、琢磨的足夠透徹了,我們再去研究他敬愛和喜歡的三個人,全力地研究這三個人,不斷地重復這個研究過程。
爬上自己的創意家族樹,這樣你就可以師出名門,而且能夠繼承這個門派的正統血脈。
3、偷學來的東西先收好。
你要像一個收藏大師一樣專門收集自己喜歡的東西。搜集的東西越多越好,你就會有好的創意可供選擇與參考,這些東西必將影響到你的作品。
不管去哪里,都要帶上紙和筆,要養成好的習慣,時刻記錄下自己的想法和觀察,抄錄你喜歡的段落,寫下別人的對話。如果你喜歡寫作,就收集金句、啟發式的提問、感慨、故事、圖片、觀點吧!
然后把自己搜集回來的東西,分門別類,放在不同的收藏夾。這些收藏夾,曾被報社記者稱為太平間——存放在這里的東西現在是死的,但在未來的某天將在你的作品里重獲生機!
4、加強自我教育,提高偷學的水平
不管你上過沒有上過學,但一定要讓自己接受教育。美國一個音樂制作片曾經說過,不管有沒有上學,我都會念書。
想要提高自己的偷學水平,就要強化自我教育意識,保持好奇心與高度的警覺。
$我的感悟
前段時間讀了一本書,里面講到現在很多公司的管理層,都愿意出大價錢(三、五十萬),參加一個叫劉一秒高端管理課程,講管理、講職場、講人生、講宗教,被人稱為“神”。其實他沒有讀過大學,沒有進過名企,沒有管理過團隊。就這一年講下來,凈賺幾個億!
但可以肯定地說,他讀了很多書。他講的東西都是從彼得·德魯克的《管理的實踐》、彼得·圣吉的《第五項修煉》、吉姆·柯林斯的《基業長青》、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等名著中“偷學而來的”。但經過包裝、整理,講授,在那些不讀書的企業高管眼里,這些都是劉一秒的原創。
真所謂: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了!
本系列領讀:
未完待續!
您的每一個點贊都會鼓舞我使出洪荒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