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每次我們姊妹打架,老爸總會把我們叫到身邊。不批評,亦不責罵,然后讓我們把手伸出來。小孩子難免好奇,有時吵架時的淚水還沒有拭去,便把小手伸到老爸面前。
老爸問我們:“哪根手指長?哪根手指短?”
當時覺得簡直是三歲孩子都會的問題。
然后老爸接著說:“同樣長在一個手掌上的手指,也不能一樣長。同是父母的孩子,每個人也注定不一樣,有時難免照顧不到,并不是父母偏袒了誰。”
還記得老爸在我們的手心和手背上都狠狠地掐了一下,問我們:“疼不疼?”
我們姐弟幾個呲牙咧嘴的喊疼。
老爸告訴我們:“手心手背都是肉,掐哪都疼。姑娘,兒子也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哪一個傷心,父母都會難受。”
我們當時似懂非懂的點著頭。
小時候并沒有現在的電視,電腦,網絡等傳媒娛樂。我喜歡的事,莫過于聽故事。所以那會兒總纏著老爸給我們講故事。當時老爸在看《隋唐演義》,于是老爸就講到李世民的故事。
我們姐弟幾聽得入神,于是對老爸說:“李世民好厲害。”
老爸把書合上,特別嚴肅的對我們說:“李世民雖是一代明君,可他還是殺死了自己的弟弟和哥哥,最殘忍的,莫過于手足相殘,所以你們幾個長大了,一定要多謙讓,不能因為一點小事而姊妹反目。”
說實話,在孩子的世界里,對老爸講的這些大道理,并不會完全懂。縱使明白一點兒,可還是會不斷的就范。
我們姊妹年齡相仿,身高相近,這更成了我霸道的理由。小時候,我一點都不帶材,甚至還總欺負弟妹,吃一點兒虧都不行。
一次老媽買一袋動物餅干,我們喜歡的不得了。每個人都想要,誰都不肯讓步。后來老爸讓我們自己分。我在分餅干時,總是趁著他們不注意,偷偷給自己多分幾塊,后來被弟弟發現了,我怕他去告訴爸媽,還給他打了一頓。姑且別說為了家國骨肉相殘,為了幾塊餅干,我都能打翻天。現在想來,不覺為自己曾經的行為而羞愧。
現在茶余飯后,老爸還拿這件事笑話我,說:“我大姑娘小時候可厲害了,為了幾塊餅干都能把人打哭。”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可當時的情形,我卻記憶猶新。老爸給我們講了曹植七步作詩的故事。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從那以后,我似乎一夜長大了,很少跟弟妹吵架,直至多年后的現在現在,我們姊妹從來沒有因為錢吵過架。想來跟當初老爸的教誨都是分不開的。
光陰荏苒幾十載,曾經真摯的友情,甜蜜的愛情都漸漸淡去,那些親密無間的朋友,山盟海誓的戀人也早已沒有了蹤影,而在我失意時,支撐我,溫暖我的,正是這份骨肉相連的親情。而那時刻伴我左右,鼓勵我走出人生低谷的,也是我摯愛的親人。
在金錢和利息面前,好多的情愫都是那樣脆弱,不堪一擊。多少閨蜜變成仇敵,又有多少戀人天涯陌路,而親人,是唯一和你大吵一架后不記仇,仍然關心你是否吃飽,穿暖,身體是不是不舒服的人。
老爸總說:“最親不過骨肉親,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年齡越大,對這句話就理解越深。”
每年的生日,妹妹都會第一時間給我送祝福,每次我不舒服,弟弟總是第一時間發現,幫我排憂解難。09年窘迫到每天吃面條,晚飯餐標1.5元,弟弟總會接濟我,讓我的生活不至于那么寒酸。
多少年后的現在,經歷了太多的痛苦和磨難,而生活最豐厚的饋贈便是我們姐弟間的這份手足情。不再有爭吵,不再為了物質而計較,心中都更多了一份對彼此的惦念和牽掛。
正如老爸說:“兒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而姊妹,就是我們在世界上最親的人。”永遠做相親相愛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