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時代,有兩個大理學家,哥哥程顥、弟弟程頤,兩個人學問都很大,也是當時的大名人,立志要成為一代圣賢,有一天,有人請兄弟兩個去吃飯,在席間來了幾個舞女陪侍,弟弟一看,這可怎么行,不要不要,而哥哥程顥卻看似無所謂,一把摟過舞女,摟摟抱抱,何其自然,弟弟程頤感覺非常的氣憤,當夜回到家里,二人無話,第二天一早,弟弟實在忍不住,找到哥哥說:哥哥,咱們不是要立志做圣賢之人嗎,對女色怎可如昨天一般,昨夜我思量良久,始覺不妥。程顥說:你說昨天的吃飯的女色啊,我都忘記了,你看,是你一直把女色放在心上,而我只是逢場作戲,過去就過去了,對我并沒有什么影響。
? ?
你看程顥的思維方式和程頤的思維方式有著巨大的差異,哥哥是從自己內心出發,來看待外部的事物,一切外部的事物對于自己而言都屬于外物,對于外物的態度就是,不管外物如何都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內心,自己內心的方向和目標不會被外界的東西所影響,而程頤則不是這樣來思考,他認為外界的選擇和行為影響著自己的內心,必須保證外界的行為和選擇必須要喝內心所追求的達成和諧一致,否則就內心不安,產生落差。接著看下面的故事:
?
幾個同事一塊吃飯,A說:“XX那家伙又找我事,你們說這人是不是有病啊?”B說:“對對,前兩天,我找他討論新方案的問題,他竟然嘲笑我的方案,而且還說不出理由,他就是想推自己的方案”,C聽了接著附和:“這人直接沒救了,整天想著打擊報復,咱們必須遠離這樣的人渣”,D、E。。。,一晚上的用餐時間就被這個XX家伙給占據了,很明顯大家都是同仇敵愾,好好的氣氛,直接演變成了對XX的批斗會,搞得大家心情極度壓抑。
幾個同事工作后的聚會就這樣被一個不堪的人渣占據了,大家都在輪番對所謂的XX進行評論表述以期證明他本身就是個人渣的事實,在工作和生活中給自己呆來的各種傷害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你看,他的行為對我是一萬點暴擊,這個人渣到底是有什么樣的魔力,能讓這讓多的人如此“記憶深刻”,讓大家哪怕是在吃飯的時候都能記住他,他成功地占據了大家的心靈。
?
不同的故事,卻反映了同樣的問題,我們的心靈的內存應該如何處理,為什么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情或者人占據著自己心靈的重要位置,我們的內心為什么要給這樣的人和事提供如此大的心靈空間,讓不堪的人與事來占據自己心靈的重要位置,占據我們的思考和思維,我們總是糾結在這樣的人或事上,導致我們模糊了自己內心真實的目標。
? ?
哥哥程顥則守住了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內心的想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外界的一切干擾和阻礙只不過是蒙在內心上的灰塵,我們只需要認清灰塵,用手拭去就好了,為什么要糾結于灰塵為什么要落在心上嗎,我們一生行走于世界,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大部分的人和事是與自己內心無法達成一致,甚至還會阻礙我們的內心,如果我們總是糾結于這樣的事情,讓不堪的人與事在內心占據更多的位置,會讓我們變得迷茫和惶恐,我們看不到真實的內心,我們陷入到與不堪的事情與人的漩渦之中,給自己的心靈蒙上了一層灰塵。
? ?凈化心靈的內存,消除不堪的人和事,我們才能看到自己內心 真實的想法,我們只有堅定自己真實的想法才能夠看到更遠目標,我們只有堅定走向自己的目標,其他一切的人和事就會成為我們路上的風景,再美好的風景也終將過去,再不堪回首的過去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我們遺忘在走過的路上,我們終將還是要邁向我們的目標,只有這樣的人生才能讓我們不囿于其他,堅定追尋那個內心的自己,在心靈鏡面上的斑斑污垢和裊裊蒸汽只是阻礙我們認清自己的障礙,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鏡面擦拭干凈,看到鏡子中的真實自己,以內心的目標為導向,堅定前行,莫讓那些不堪的人或事再次遮住鏡面,模糊了自己。守住你的心,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