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周末加班,在空曠的辦公室坐著,埋頭整理自己手上的文檔。
辦公室非常空曠,一是因為這是一個聯合辦公的地方,空間很大。二則因為周末只有幾個加班的人,自然沒有全勤時候熱鬧。
寂寥的空間其實更利于工作和學習。遠處幾個工作臺的小伙伴也在認真的干活,享受這份難得的靜謐。
坐在電腦面前,只聽見敲打鍵盤的聲音,我聚精會神的樣子,連身邊的綠蘿也忍不住攀緣過來舒展翠袖,輕巧顧盼。哦,有你作伴,心中一片綠意蔓延。
只是,安靜的環境總有人攪擾。
一個突然而至的女性的咆哮聲,突然響徹整個空間。
我驚然抬頭,發現右前方的公共活動區域(那里有方便休息等候的桌椅),有個怒氣匆匆的媽媽在教訓自己做作業的兒子。孩子趴在桌前,皺著眉低著腦袋,像做錯事一樣收緊整個身子。如果近一點,也許還能看到他渾身的哆嗦。
孩子沒有反駁,媽媽的咆哮聲這時候更大了!
“你跟我站起來!手背在身后!”發令聲起。孩子馬上木納的站立了起來,老老實實的照做一番。
"要你不好好做作業,要你不認真聽講,作業不會寫,都怪你自己,你看看別人......“正式判決般的數落開始了!整個辦公區域馬上成為審判庭。這個媽媽成為動作版法官。
由于我離得最近,深感受到打攪。且不說這種教育方式無法贊同,僅憑在公共場所大聲訓斥都是一種有失教養的行為。心里醞釀著不滿。
保安這時候出現,本想下逐客令,后來得知是母子,只好上前笑著勸了幾句。
安靜了二分鐘,待保安前腳離開。后腳這邊又開始審判教育了。
我工作中打斷了的思緒實在無法在噪音中連續,只好采取行動。
“不好意思,麻煩你聲音小點兒,這里是辦公場所?!蔽疑袂閲烂C但很溫和的說。
小男孩突然抬頭,心懷感激的看我一眼,隨即他媽媽也不在說什么了。他得以坐下,很安靜的開始寫作業。沒過多久,寫完作業后兩人就離開了。全程他的媽媽也沒有多說一句。
我并不是權威人士,說話也相較溫和。能讓這個媽媽迅速冷情緒的,是近似于提醒的出現。我的聲音就代表這種提醒。
提醒,有時候非常重要。
其實有時候孩子會比較無助和弱勢。有人可能要反駁了,現在的孩子都是寶貝,怎么可能會弱勢呢?
事實上是,他們一方面是當作寶貝,一方面也因為在成長當中,會相對沒有選擇的接受各類信息和行為。(教育就屬于行為的一種)有時候沒有尊重的視覺也會讓他們處于弱勢。
之前被媒體火熱宣揚的棍棒教育,虎爸狼媽的教育方式,我是不贊同的。
我們為促進孩子生成各種習慣也好,取得各種成績也罷,其實都能以更加尊重孩子的感受為前提,以更利于孩子的身心發展的方式來達成。這個過程需要愛與溫暖的澆灌。更需要家長的智慧。
引導方式很重要。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感受被人尊重的環境里,才會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學習。并因為感受到接納和溫暖,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更懂得如何接納和尊重別人,形成很好的為人處世修養。這樣的孩子才能更好的融入社會,發揮才干,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而家長尤其要警醒,并不是所有的時候都有人提醒你的。做家長也是一種修行。多點換位思考,多點理解和尊重,少點俯視,多點平視,才會擁有更好的親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