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可是每個中國人的首都,在小學語文課本里就經常見到了。如果活了大半輩子,做個中國人還沒去過北京,還是有點遺憾吧。
上次去北京還是2000時候的事,再次踏進中央名族大學,已經16年過去了。
出差的第一件事,你應該穿什么衣服呢?北京現在差不多0℃,已經可以結冰的冷,北京的霧霾,是最出名的特產,我是不是該準備個口罩?
手套、保暖內衣、羊絨毛衣、高領毛背心、大棉襪、駝絨圍巾都往箱子里塞,還會不會冷呢?
結果,這些都用不上。親,你是南方人要去北京出差嗎?
北方有一種神器叫暖氣,真的很暖。暖得讓你穿保暖內衣睡覺都睡不著,恨不能連被子都不蓋。
所以在室內,你就準備一個打底內衣,外面套件襯衣就好,出了室外,再披上你的羽絨服。在室內請按20°以上來準備你的造型,出門再穿上厚外套。
呆在暖氣的房間里,整個人都干得不得了,所以潤唇膏、潤膚露、潤手霜,請備齊。喝水、喝水多喝水。
城市里都是高架橋和大樓,大馬路,北京的馬路好像是比別的城市的寬一些,只是該堵的地方還是堵,只是天冷,馬路上的行人不多,樹木只剩下了枝丫,葉子早就不見了蹤跡。所有的建筑都是灰蒙蒙的,時不時會有鴿子從天空飛過……我總覺得北京就是一個冷峻的大漢,沒有什么顏色,灰撲撲的,沒有太多的表情。
他們一說起晚上要出去,必去后海,那是北京難得有水的地方。后海沿岸都是酒吧,晚上的燈光把整個湖面映得輝煌異常,很多駐場歌手在酒吧里唱歌,中國好聲音應該很多從這里練出來的吧。
在北京了3天半,經歷了藍天到深霾的過程,天空湛藍的時候,那些沒有樹葉的樹枝葉顯得生動,霧霾一來,城市就灰了下來。在地鐵里也感受明顯,空氣里的塵埃,總忍不住咳嗽。北京的地鐵已經16條線了,只是縱橫交錯,換線也很麻煩,就像在地下迷宮穿行,而且北京的地鐵里沒有什么店鋪,不像廣州,廣州的地下通道沿路許多小店,路人隨時可以順手買點什么,讓人覺得地鐵通道精彩一些。
去哪里玩?
長城?天安門?故宮?北大清華?天壇?水立方?
我們30多人的廣東醫院團,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于是在參觀完醫院以后,分成了若干個小團,奔向了各自的目標……
等到我經過北大時,校門擠滿了游人,遠遠看了人群,已經不敢再靠近。
清華的校園很大,可以接待更多游客,所以我們從南門進去,沒有遇到任何阻礙。
我原本還期望可以見到許多清華的學子,任何一個看上去的普通人,可能都曾是一市一地的學霸。結果,我在清華的校園里看到最多的是游客,還有導游在前面帶著講解。
圖書館都必須刷卡進入,我不敢進去打擾,就安靜地經過,有落日透過樹枝灑落在行人的臉上,枯黃的楓葉還掛在樹梢,我總覺得這個清華的冬天,有些蕭瑟,這是游人的清華,不是清華人的清華。我們仰慕這樣的校園,卻因為仰慕的人太多讓原本寧靜的校園成了旅游的勝地。
出了清華,去了同學的母校,中央民族大學,校園不大,來來往往都是年輕的面孔,這個才是我想象中的校園。教學樓下帖著許多海報,都是一些學術講座,教室里稀稀疏疏地坐著自習的孩子。還有,剛剛表演完的姑娘,穿著漂亮的演出服,外面裹著大衣,三三兩兩,往宿舍走去。
還想去哪里?安安靜靜地坐會,和友人聊聊天,懷懷舊,聊聊天,往事如煙。
因為還有朋友,所以北京不僅僅是首都,不僅僅是地圖上的一個城市的名字,它是一個對你而言有溫度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