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時代STEM課程:1.王老師的《旋轉吧瓶子君》注重設置有趣的游戲情境,學生經歷主動提出問題-探討注意事項-設計實驗方案-探索與發現-對比數據-交流討論的科學探究過程,生動呈現了一堂STEM理念下的科學活動課堂,在后續還會繼續細化實驗數據,鼓勵學生繼續探究,實現了課程的延續性,從課內走向課外;2.在《我們的牛奶小纜車》一課中,鮑老師充分發揮了不同教學目標對應不同教學活動的理念,主動處理了教材,將多少力可以使小纜車動起來這個難點處理成多少墊圈可以讓小纜車在一秒內或兩秒內行駛完路程。注重對學生的小組分工和實驗記錄,讓學生自主選擇實驗目標,開放性很強,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學生可以慢慢增加墊圈,也可以選擇先加滿墊圈,再逐漸減少的方式。最后學生發現墊圈越多,小車運動速度越快,真正拉動小車的是墊圈重力引起的拉力。3.劉教授從STEM課程和科學活動的聯系的角度像我們闡述了融合多元知識元素的重要性,對兩節課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從數學分析角度再現和分析了學生提出的問題和數據,可以以柱狀圖形式更明顯地呈現實驗結果,也可以讓學生根據數據進行簡單計算,預測繼續做下去實驗的結果。這種數科結合的形式我個人非常受用。4.在工業4.0的時代,我們的教育還未處于2.0的自動化階段,其實確實是科學老師的一塊軟肋,我們急需鍛煉科學與工程的聯系,幫助孩子共同重現科學家的發明創造過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