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別離 是人性。
1.
偶爾混跡于各微信群,有的群深夜還在放毒某數字貨幣,看到后也難免會被打雞血。有時會遇到一些充滿哲理的話,說,人終歸不理性的多,一遇到人群,理性戰勝不了人性。
我趕緊去想怎么清楚的定義理性和人性呢?人遇到事情,看法,本能的各種反應應該是人性,那么,分離出自己,客觀去分析,應該是理性吧。這里不想繼續深究理性和人性的確切定義,我想到的是,人性中一定包括一種,恨別離。
我還在新生大學的那個app,我還是在每天都讀英語,時間過去,能一起讀的人太少了,我這里不想說孤單。
每天去發送語音時,會看到學員們的談論,很多都是在找新生大學討說法的意思,一開始不在意,看得多了也難免會多一點在意。會影響我的情緒,報名了編程課又沒有好好學,突然在第三節課知道老師要走了,氣氛突然不一樣。甚至每天一起寫字,說好一起監督的小伙伴之間也能感覺到好像回避談論什么話題,去年的刻意練習小組里面,這一年時間以來,每天早起打卡我一直是比較積極的一個,但最近好像一直在給自己暗示一樣,說,這都有什么用?
就像夜行人,越是看不到前面的亮光越會先自己膽怯,各種心理情緒說服自己退回去。
仔細去想,我覺得籠罩在大家的各種情緒語言里的,其實是恨別離。
是要脫離新生大學了嗎,是沒有人一起學習往前走了嗎,連這么有愛的老師也離開了,同伴們一個個都走了,這會讓大家想起來別離,從嬰兒開始,沒有人喜歡別離,所以,人性中有恨別離。
忽然想到的《正見》這本書里說的幻像,當我能嘗試跳出其中來覺察,是不是也會因為了解自己也了解人們,從心里生出慈悲的種子。
2.
從這里我想到的卻是如何鼓勵朋友。
是和親人朋友的強鏈接才讓我們覺得這個世界需要我們,才覺得幸福。
我不想鼓勵朋友時再說,相信你,你已經很好了,繼續加油。我覺得這些都太空泛。讀完和菜頭寫的,他說直到40多歲再讀《老人與?!凡琶靼缀C魍胍磉_什么。
等我多看一些書,多活一些時日,就漸漸明白了作家的把戲。《老人與?!防?,真正的主角并不是老人。而是讓他衰老,讓他疲憊,讓他病痛,讓他貧困,讓他等待84天卻一無所獲,讓他看到從未見過的巨大馬林魚也看到了希望,讓他遭遇鯊魚圍攻一夜失去所有,讓他的大魚變成嶙峋白骨的命運之手。所有人都在這種命運的統治之下,所有的個人努力都注定徒勞無益,重點在于,我們都可能領受失敗的結果,但我們的人生依然存在一線曙光:一個人可以失敗,甚至可以死亡,但他無法被擊敗。
在我40歲之后重新再讀《老人與?!罚挚吹搅艘稽c不同的東西:沒有人能證明海上發生的一切,證明存在過如此巨大而美麗的馬林魚,證明曾經發生過那些堅固卓絕的搏斗。人生中有許多這樣的時刻,沒有人見證你的努力和付出,于是你活在旁人的猜忌和嘲笑之中,而且并沒有人可以傾訴,甚至也無從訴說。在很大程度上,這可能才是人生的常態。
以下是我的理解:即使如此,我們在知道了會這樣,依然熱情對待每一天,演好每一個角色,去生活,工作,去拼盡一切。
和菜頭的這些話給我很多震撼,也同時給我很多力量。
我想到了以前聽來的一個故事,蔣雯麗初開始演戲的時,要考試,導演讓學生們當遭遇大地震后,看到親人逝去,家園不在,放眼望去滿目瘡痍,很多演員都是在表演各種悲痛悲傷,放聲大哭的多,獨蔣雯麗演的時候,沒有哭,她在安靜里詮釋了絕望,悲痛。
我想到的是力量,表達力量的方式。
比如,文字也有力透紙背的力量,文字不是長劍,但有時候卻能穿透至一個人心深處。
3.
《財富自由之路》的作者告訴我們,就是因為要有危機感,我們才讓自己往前走,而最關鍵的是,因為有危機感,也才會不停地提醒你要掙扎一下。
徹底沒有希望的人,是一開始放棄了掙扎,最后干脆也忘記了掙扎的人。
我們知道我們去努力學習,去自律,可能并不一定會很快取得成績,甚至當你支撐不下去的時候,甚至無處訴說。但,即使這樣,也要勇敢去笑,依然熱情對待每一天,演好你的每一個角色,去工作,生活,拼盡全力。
因為李笑來說,可能掙扎了也不一定會有什么,但不掙扎,就真的什么也不會有。
這樣的方式來鼓勵朋友,是不是不夠陽光積極呢?
但我依然覺得,雖然接受這些,短期會不適,比如和一些豪言壯語比起來。但當時間越長,隨著理解深一層,我們可以從平靜從容中,生出開出花來的力量,這力量足夠強,可以滋養我們的心靈。
我一開始只是想用文字來給朋友一些鼓勵,但寫完發現,我更珍惜我平常的每一天,每一個遇到的人,會從內心深處生出“生的能量”。
對美,有最自然的渴求。
就像我看到千古流傳自己做出音樂作品,我自己卻從內心深處由衷歡喜。我是對作品的誕生歡喜,我愛這世上美好的人們,敬畏一切美好的事物。
所以,怕什么真理無窮,怕什么進步太慢而又長路漫漫呢,走一步有一步的踏實,挪一寸就有一寸的歡喜。
我就做我自己,任性也好,不夠聰明也好,但我知道,我是真實的,如此熱愛的,全心全意的對自己的存在,深深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