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嗎,有時候我會覺得,等你,已經等了很久了。我不知道你什么時候會來,也不知道會在哪里遇見你。大多數時候,我習慣一個人呆著。一個人聽點音樂,看點書,寫點字。我曾經很慶幸自己是獨自一人,因為這樣就可以享受許多安靜的時光,做許多自己喜歡的事。但是漸漸地,不知道為什么,當我獨處的時候,總會有那么一兩個瞬間,我會期盼著你的出現。
我喜歡選一個無人的傍晚,到湖邊去彈琴。會彈的曲子中,有一首是許巍的《旅行》。我不太習慣把歌詞唱出來,可是,每當旋律進行到某處的時候,我總忍不住要低聲喃喃:“誰畫出這天地,又畫下我和你”。仰起頭來,風輕云淡。天和地都有了,我也在,可你呢?你在哪?
我也喜歡一個人去散步。樹葉落滿了校道,走在路上,腳底不時發出吱吱聲響。思緒雜亂,但我會由著它。我很享受這一份慵懶的愜意。只是每當思緒偶爾觸碰到你的時候,我的想象便會熟練地描繪出有你在的情景。你在我前面倒走著,跟我說話,對著我嘻嘻哈哈。你像是一個跳躍的精靈,活潑,美好。然后一如既往的,幻影褪去,眼前仍是空無一人的水泥路。
有時我會感到孤獨。有時我會埋怨老天為什么遲遲不肯讓你出現。但是轉念間,我都會這樣去安慰自己:如果連自己的孤獨都不能面對,我又有何資格去承受另一個人的分量?一次次地,我克制住自己,只怕內心的那份孤獨會肆意蔓延。我知道我應該要這么去做,只是情感終究獨立于理性,我還是會禁不住去期待你的出現。
記得小學時候,有次坐車從外地回來。一覺醒來,注意到右前方的座位上有一對情侶。男生端坐著,女生把頭側靠在他的右肩上,想是已經睡著了。當時懵懵懂懂地有一種羨慕,并且暗暗許愿,以后我和你也要這樣。
幼時的情景歷歷在目,每每憶及,總覺溫馨無比。但這溫馨的一幕也常常促使著我去問自己:我真的已經準備好了嗎?我的肩膀是否已不再稚嫩,是否已足以讓你安心地靠在其上?每一次的答案都讓我感到沮喪,卻也成了我繼續守候的唯一理由。
親愛的,對不起,我還沒有準備好。我看到自己身上尚有太多太多的缺陷。我不是個完美主義者,但是既然深知自己的不足,我又豈能讓現在的自己去與你邂逅呢?有人說,兩個小于1的數相乘永遠比1小。既然我們都不是完人,那就唯有各自都盡量趨近于1,這樣當我們彼此相乘的時候才能盡量減少對方的痛苦吧。親愛的,如果你已經準備的比我好,我又怎忍心讓你活得比我差呢?
傳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換來今世的一次擦肩。我不相信前世,那樣的話,今世都恐難有一次擦肩了。遇見本已是不可思議,如果非得再添上五百次的回眸才能在今世重遇到你,恐怕相遇的時候,我臉上早已如枯樹斑駁,而你也已是銀絲白發了吧?而如若沒有前世,要想在今生見到你,我便只能給自己鑄一把鐵剪,留心修去自己生命中的荒蕪了。不能為你畫出一個天地,至少,得給你修出一個花園吧。
一位大叔曾開玩笑地對我說:嘿嘿,孩子,平時吃飯的時候不要顧著玩手機,說不定你的女孩在你低頭看屏幕的時候來了,而你卻沒有看見她。雖說是玩笑話,但我竟也當真了。雖然有時還是會忍不住掏出手機來,但大多數時候我還是克制住了。萬一真的錯過了你,那就真是對不住你了(大概你也在等著我吧)。
親愛的,現在你在干什么呢?呵,可知道你等的那個人現正呆在白熾燈光下,熬著夜,傻傻地給你寫下這篇文字?日后見到你的時候,我想我會把它拿給你看的。到時候,也許你也會從包里取出一個日記本,嬌羞地塞在我的手上吧?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毕牒昧?,娶你過門的那天,就把這十六字鐫在我們的請柬上,你說可好?嘿,想的有點遠了。為了能有這么一天,為了能在那個冥冥中預定的時刻以最好的自己遇見你,我想我該要好好努力了。只希望我們邂逅的那天,彼此都沒有遲到吧。
親愛的,不打擾了。早點睡,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