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漂亮、文靜、善良而又倔強的女孩。他,內向、平凡、懦弱卻又勇敢的男孩。他們,相識在一個懵懂的時間里。
? 美,無處不在,前提是擁有一雙尋找美麗的眼睛。高一學期末,他突然發現班級里原來有這么一個她。于是那段時間里他的目光總在不經意的時候凝聚在了她的身上,久了,才回過神來不自覺的紅了臉。真好!
? ?暑假,忘了怎么有了她的聯系方式,總之他們有了聯系,每天最快樂的時光是在晚上,因為只有這樣,男孩才能獨自一人享受女孩帶給他的歡樂,即便是寥寥數語。某一天,男孩讓女孩知道了自己的心聲,他問“如果可以,我們可以。。。嗎?我是說如果?”男孩心虛得問到。早就有了準備,然而結果還是讓男孩措手不及。于是他們就在此告一段落,然而朋友還是朋友,還可以愉快的玩耍著。
? ? 高二分科,再也不能天天看到她,男孩就一直默默的忍耐著,集體活動的時候,他熱烈的目光總能鎖定在一個人身上,不知覺地笑了。于是看到她成了男孩最期待的事情。不知道上帝會不會眷顧一個人,看在他可憐的份上。男孩變成影子,在她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地守護、祝福著她,感受著女孩的一切,歡樂、悲傷。也許這叫做自作多情。
? ?男孩為她寫了一本回憶錄,內容的中心全都是她。“運動場上,每個人狂歡著,只有她一個孤寂的背影。起因是她被人撞了。四百米接力,她跑到了別人的道上。盡管廣播提醒了很多次:跑完的運動員請呆在原地,不要到別人的跑道上。然而她還是被撞了。以她的性格,或許會難過上好一段時間吧。男孩心里這么想。” “課間,走廊里,一個熟悉的身影,低著頭、抱著書去辦公室的路上????被老師找去談話了?無解。分針轉過了小半圈,坐在位置上的男孩無意的一瞥,又再次看到了那個身影,即便是不到一米的窗戶,也足夠辨認出來?看她的頭上頂著一朵烏云,心里默默為她哀悼。”
? ? 一年后,他們跨入高三了, 即將面臨高考的鬼門關,男孩漸漸的把精力轉移到了學習上,但仍然心存幻想,想象著有一天她答應了曾經他的問題。而突然就有那么一天,這個幻想變成真的了。那是個晚上,她發來信息,如果我們在一起了,會不會影響你的學習?被幸福沖昏了頭腦,男孩一個勁的否定。她說,我不要你立刻回答,給你一天考慮的時間。一天后,理智占了下風。
?就像大多數的情侶一樣,一旦有了時間便膩在一起,一起吃,一起玩,一起看電影。最深的印象,是在第一次約會,男孩就像一個樹洞,永遠在聆聽,卻不會說話,女孩說了好多好多,終于累了,也有點生氣了“你就不能說點話嘛”無話可說的男孩只能靜靜地看著她,好開心。“傻子”女孩笑著說。就這樣,他們一動,一靜待了一個下午。
?女孩在那個時段里遇到了一個揮之不去魔鬼,魔鬼總想著把她的父母拉開。魔鬼惡狠狠地問她,你將會選擇誰?女孩難以回答,也不愿去回答。她找到了男孩,希望在他那里能夠忘掉這個煩惱。男孩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帶著她奔跑,努力地奔跑,跑掉煩惱,跑掉魔鬼。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那是一個周末,女孩沒有和男孩在一起,因為她的家人來了,所有人都來了包括她的爺爺奶奶。男孩不知道,餐桌上體現出來的不是一個家庭的和睦,也更不知道女孩的內心有多么的痛苦。爭吵,辯解,搶奪,最后的問題居然落在她的身上。如何抉擇?一邊是無話不說的母親,一邊又是和藹可親父親,她最終還是無法接受這個現實,于是又找到了男孩。男孩找到她吃飯的地方,看著她披頭散發的樣子,溫柔地幫她整理好頭發,淡淡的清香,只是永遠不能停留在他的鼻尖。
男孩 陪著她在附近的公園散步,沒有悲傷沒有難過,只有歡笑。只是這樣的她,男孩看著發自內心的難過,他無法做些什么,只能陪在她的身旁。走著走著,電話還是把她拉回了那個不愿面對的地方。走的時候,女孩對親切地他說:“在這里等我一下好不好,我待會就出來。”男孩笑著點了點頭。女孩進去后,男孩找了一塊空地,躺在軟軟的草地上,陽光刺得睜不開眼睛,卻又照不亮她心中的陰霾。
?男孩早已知道這一去再也是回不來的,只是他還心存僥幸,還期望著也許能夠回來。等啊等,等到云來云去,等到太陽變成了路燈,等到星星占據了天空,她還是沒來。
?后面的事情仿佛從記憶里分割了一般,已記不清了。唯一記得的只有,最后與那個女孩分手的場景。也許是這件事的原因,或許是其他,總之這席宴的結果,男該不知如何,因為那個星期之后就再也無法聯系到那個女孩。
?時過境遷,如今兩人異地相隔,再也沒有交集,只是男孩的心中任然還有她的身影,如果還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