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1
大詩人王維的詩成就頗高,即使在群星璀璨的唐代也能躋身一線詩人之列,得享“詩佛”大名絕非幸至,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他與孟浩然開創并領銜的山水田園詩派,開一脈風氣之先,清新雋秀,佳作累累,對后世影響深遠。
所謂“詩佛”,不僅是說王維詩歌中的禪意,更主要的是表達了對他在唐朝詩壇地位的肯定。王維雖不能比肩李杜的詩仙、詩圣,但是與詩豪、詩魔、詩杰、詩鬼等相比,則是不遑多讓了。
王維出身旺族,九歲能詩文,十五歲獨自闖京城,少年高弟才華橫溢,精通詩書畫樂四雅,二十一歲已狀元及第了。
當時在長安,王公貴族的宴飲聚會都以能請到王維為榮,所以可謂少年得志,詩風不可能不受影響。
后來,賞識王維的宰相張九齡被貶為荊州長史,奸臣專權, 朝政日非。王維宦海沉浮,心灰意冷,常隱居藍田輞川。
自古人生有四大悲:幼年喪母,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王維四居其三,也是相當不幸了。早年喪父,家里失去了頂梁柱;三十一歲時愛妻難產而死,使他既失愛侶,又絕了子嗣。
盛唐之時,佛教勃興,王維又出生于一個虔誠的佛教家庭。從此,意興消索的王維沉溺于佛理與山水之中。
“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后期王維很多詩清冷幽深,出離塵世,禪意凜冽。“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是一種新境界,也是一種高境界。
02
正是這位佛系大詩人,青年時代面對權勢熏天的寧王,曾經出口成詩,仗義發聲。
唐玄宗李隆基的哥哥寧王李憲,擁有成群妻妾,卻吃著碗里的盤里的,還惦記著鍋里的勺里的。
是的,他吃窩邊草,看上了近鄰餅師“纖白明媚”的漂亮老婆,給了餅師一大筆補償,笑納其婦為新的“如夫人”,并且寵愛異常。
然而,這一次寧王沒想到,他碰上的是個貧賤不能移的蘿莉美女。一年后,王爺詢問這位新寵:怎么樣,還惦記那個做餅的前夫嗎?蘿莉美女沉默不語。
見此,王爺命人找來了餅師,蘿莉美女盯盯地看著曾經的丈夫,繼而淚下潸然了,當時在座的十多個文人墨客也都有些凄然。王爺讓大家以此為題材賦詩,年方二十的王維第一個亮出了詩作:
莫以今時寵,
寧忘舊日恩。
看花滿目淚,
不共楚王言。
直接指斥王爺之非顯然是不妥的,那是在冒傻氣,不僅于事無補,也當眾開罪于寧王,智者不為。王維畢竟是天份極高的大詩人,引述了一個典故,巧妙地寓理于事。這首詩要與故事背景來解析。
03
春秋時期的息夫人(即著名的桃花夫人)貌美如花,本是息國君主的妻子,楚文王滅了息國,將她收為己有。她雖然為楚文王生了兩個孩子,但卻三緘其口,始終不和楚王說一句話。
這首五絕短短二十個字,句句敘事,卻又句句都在抒情,抓住故事中最富有沖突性的瞬間,啟發讀者從一斑去想象全豹。突出了舊恩的珍貴難忘,彰顯了弱小者也自有其意志。
全詩盡管表現手法委婉含蓄,但意象明確,情理俱到。前兩句是息夫人的口吻:不要以為你今天的寵愛,就能使我忘掉舊日的恩情。后一句意謂蓄滿了淚水的眼睛,不與楚王說一句話。
盡管曲筆婉轉,但詩人的血性肝膽是顯而易見的。路見不平,即使是面對王爺也不甘阿附、敢于發聲,這是唐代詩人風骨與情懷的一次重要展示。
一首小詩震驚四座,沒有人敢再把自己的詩拿出來。最終,王爺受到了觸動,把那位蘿莉美女還給了餅師。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區”助力。
【文字之光】是已立項注冊,自2020年元旦始啟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區居民秉持“為好文找讀者、為讀者找好文”的價值理念而設立的專題,專題目前不接受投稿。
廣大優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優選專題【金色梧桐】中,編委會從中選出優質文收錄到【文字之光】,并從中精選出最優質文加以推廣。
我們期待你的優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擲地有聲、靈動有趣的文字,我們定會用足夠的真誠與你的文字共舞,讓優質的文字發出耀眼的光芒。
找到我們有兩種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索文字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