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三十多歲,現在回想起來,學生時代學過的東西真不少,但實際上后來能用上的并不多,有20%就已經很不錯了,也就是說,我的學生生涯大概有80%的時間是被干干凈凈浪費掉的,難道不覺得這是很可惜可恨的事情嗎?而且現在的學生也在重復著我們的遭遇,甚至變本加厲,多么可悲啊!
以我為例,數數有哪些東西是白白浪費時間的。
1. 語文
可能這門課算是最沒白學的。識字、閱讀、寫作這些都是天天要用的基本功,不學不行。但是那些要背誦默寫的課文,其實有什么用呢?加深印象?記憶力測試?反正我背過默寫過之后都忘了,一點痕跡都沒有,浪費時間。
2. 數學
其實我現在基本只剩加減乘除技能了,還比不過菜市場賣菜阿姨呢。那些什么幾何,勾股定理,微積分,高等數學,傅里葉變換,我都驚訝于自己居然曾經學過,但現在一點印象都沒有,因為用不上啊!你說是不是白學了?光這一門課估計浪費了我90%以上的數學課時間。
3. 英語
這門課跟語文一樣,實在!平時上網和查閱資料都用得上,出國旅游也可以招架兩下,遺憾的是沒有再多學兩門其他語言,我覺得把數學課浪費的時間挪來多學幾門外語就好絕了。
4. 物理
這是我曾經最喜歡的一門功課,也是高考時的皇牌。但是那些公式和原理,除了學的時候很帶勁之外,生活中能用上的也不多,跟數學一樣,白花了90%的時間。可惡的是,大學里我又被迫學了力學,熱學,光學,量子力學等等,每門都是一學期啊!
5. 化學
這是我最不喜歡的一門功課,所以有99%的時間算是浪費掉了。但是如果那時候我知道將來有那么多問題食品的話,或許會更用心一點去學,為了自己和家人健康。
6. 歷史
這個只能怪自己記性不好,什么事件什么年代基本也是忘光了,但是記住這些又有什么用呢?以史為鑒,可以明得失,但是我們的歷史課本,基本都是在夸自己上下五千年的無限風光,出土的文物,什么時候被誰誰誰欺負了,舊社會舊時代有多么的慘,新社會如何如何好。過去的一百年歷史,基本都是隱瞞、誤導、夸大、篡改組成的,讀來何用?所以這門功課也是浪費了99%的時間。
7. 政治
這個不用說了,對大多數人來說是100%浪費時間的。所以在大學考試時我通常都是第一個交卷,在保證不掛科的前提下,我盡量減少它占用我的時間。
8. 地理、生物、音樂、美術等
這些科本來是比較實用的,對日常生活非常重要,但是都被主科擠去了寶貴的時間。
9. 體育課
這個課一點都不浪費,強身健體,在眾多的枯燥科目中猶如出水芙蓉,活脫動人。但是如果那時不用我考投實心球就好了,總有一些人天生在某些項目是無力的,不能勉強。
綜上所述,我起碼有一半的科目是白學的,砍掉它們的話,我的學生生涯起碼可以減少一半,相當于多了七八年的黃金時間啊!其實,這不就是初中生水平么?是的,我們大部分人一輩子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只需要初中生水平就可以了,沒必要高考沒必要讀大學,不信問問你的大老板是什么學歷?(不包括后來進修的)
如果讓我來重新安排基礎教育課程的話,會是怎樣?
語文——識字,閱讀,寫作,背誦古文/唐詩,繁體字
數學——初中水平就夠了
外語——英語+兩門外語(日語、法語、德語……)
常識——包括日常生活遇到的物理、化學等基本原理
生物——日常遇到的動植物介紹,基因,遺傳等
醫學——生理衛生,醫學常識,急救及災難演習,這些比書本知識重要多了,生命啊!
天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出門不會找不著北。地理的作用就不說了,出游必學。天文其實是普及得不夠,特別是光污染日益嚴重的城鎮,出生后能親眼看到漫天星星的人越來越少。如果我不是最近才開始留意天文論壇,買了望遠鏡夜觀星空的話,也不知道原來天文是這么有意思的事情,對人的世界觀和心情都有好處,而且不需要很多錢,也不需要跑荒山野嶺。
體育——基本功+興趣班,不要受某些大大一時頭腦發熱影響,舉國搞足球,那是病啊!
藝術——琴棋書畫,總得有一兩門拿得出手的活兒,不然怎么找對象啊?
社會——人類社會的歷史和政治制度。這個要站在中立的角度編寫教材,不是不可以,但是在我們這里太難,幾乎不可能,盡力吧!
按照這十大課程,培養不了科學家出不了諾貝爾獎,但至少可以減少很多無知和高分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