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業似乎越來越與金融,醫療行業的工作強度看齊. 但凡覺得自己很苦逼的, 都喜歡在業余玩自黑來解嘲, 論壇上現在到處都是自稱產品狗, 程序猿, 金融狗的朋友們。滴滴打車由于其平臺優勢,能采集到大量用戶出行的數據,根據其2015年發布的數據, 似乎金融行業的加班遠不如IT行業來的兇猛。而且互聯網公司內360的下班時間已經超過了阿里。
那么到底在it行業工作是種怎樣的體驗?
軟件工程師干什么
軟件工程師做的事就是將用戶期望的功能通過編程實現出來,這點跟做設計的很類似,用戶需要總是在變,往往是看了一個版本后又有了新的想法。我們在家裝時請的室內設計師,在出了圖紙給客戶后,也要根據客戶臨時起的念頭反反復復的改圖紙,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又會由于各種工地上的實際情況做適應性的調整。常常會有設計師被項目經理或現場工人罵無腦設計,或者木匠水平做不出設計師理想的效果。
工種分工
傳統IT
在接項目型的傳統軟件企業里,是由售前根據本企業產品制做標書參與項目招標,中標后項目經理去用戶單位與接口人聊項目需求,反復幾次與用戶確定需求文檔并簽了字后組織團隊開發。團隊一般標配美工(現在叫UI設計師,不知為什么現在人好像很討厭別人叫自己美工),開發,測試。
IT咨詢
歐美it咨詢公司會更細分一點,分工更細化,項目經理只管項目上的事(預算,合同,進度,資源協調,團隊建設,與各個外部接口人溝通)。會專門有BA(business analysis)人員去跟客戶方聊需求,BA 通常都是精通業務的領域專家,軟件工程師從BA 那拿到用戶需求的use case,轉化為設計文檔,實現成軟件產品。團隊會分為項目經理,團隊主管,開發,測試,SQA ,BA 。此類外資公司有很多出國的機會,是個不錯的福利,下面是本人當年在丹佛出差時的照片。互聯網
互聯網公司就不一樣了,東西要做什么都是自己想的,這時就需要一個專門想主意做什么的人,就是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了,這個人需要明確知道產品的方向,大到宏觀規劃,愿景,小到某個具體的頁面有什么功能,再事逼的可能還要想一個按鈕怎么擺。
由于互聯網產品面向大量終端用戶,產品體驗很重要,用戶對美觀的忍受程度比企業用戶低很多,大型互聯網公司在ui設計上可能會分兩個工種:視覺,交互。視覺設計師只管整個界面(網頁/手機界面)的美觀,輸出平面圖,用戶界面(psd文件套圖),主要使用的工具是Photoshop、Flash、Illustrator等軟件。交互設計師來考慮用戶是怎樣與產品的界面進行交互的, 用戶點來點去的走向流程應該是怎樣的。
UI都好了后,就是web前端工程師的事了,前端工程師將UI設計的設計稿整圖切成網頁上需要的大小,用html,css將圖片稿變成網頁,最終出來的東西就是html,css,js文件,一些靜態網頁。前端工程師的桌面一般是這樣的:產品正式上線后就是運營人員要重點關注的事了,如何做一些活動吸引用戶,吸引新用戶,留住老用戶,分析競品,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提高用戶活躍度,并根據自己的業務經驗對產品提出意見,不斷在產品的生命周期內優化產品。
游戲
游戲其實已經屬于半個藝術產品。所以對于美術方面的要求自然比手機應用,網站有更高的要求。
游戲公司美術類的設計崗位分為原畫概念設計,UI概念設計,3D設計師,2D設計師,游戲特效師,角色美術師,動畫師。其中原畫設計師在成熟的歐美公司里都是大師級人物才能擔任,在此崗位的人必然在行業內有及其豐富的經驗,因為這個人需要為整個游戲的整體美術風格設計方案,也包括場景,角色,氣氛等,類比工程開發類崗位的就是架構師了。以下是暴雪公司原畫設計圖:游戲特效師做什么,游戲里看到的各種光影特效就是他們的工作結果:
行業內工種繁雜, 想到哪寫到哪,互聯網工程師跟游戲工程師需要的職業技能也有很多不同,介紹的比較粗略, 對IT行業不了解的朋友仍然可以管中窺豹。
文章來自微信平臺「麥芽面包」
微信公眾號「darkjune_think」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