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肌性斜頸是指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筋肉失養而導致的頭歪、臉偏、發育遲緩等癥狀的小兒常見疾病。多數肌性斜頸的患兒是由于先天肝腎之氣不足引起的,肝主筋、腎主骨,所以肝腎不足則筋骨失養,便出現患兒頭歪向一側。
?肌性斜頸顧名思義是肌肉的問題導致的頸歪向一側,臨床上最多見的是胸鎖乳突肌發生攣縮,而少數的斜頸發生在斜角肌的位置上。小兒肌性斜頸臨床上分為兩類,一是包塊型斜頸,二是條索型斜頸。接下來我們針對包塊型小兒肌性斜頸來談一談如何去治療與養護。
包塊型斜頸發現的比較早,基本上會出現在胸鎖乳突肌上。大約在孩子在40天左右的產檢時,產檢大夫就會檢查出寶寶是否有包塊型斜頸。寶寶頭歪,胸鎖乳突肌的位置上面有一個明顯的大包塊,用手去觸摸感覺特別硬,稍用力去捏拿時孩子不會有明顯的疼痛,出現這些癥狀大夫就會告知父母孩子患上了先天性肌性斜頸。包塊型斜頸基本上屬于先天斜頸,現代醫學建議的治療方式是在寶寶一周歲以后進行手術,如果不治將會出現臉和牙齒都歪向患側,影響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手術必須要用全身麻藥,對孩子的身體傷害是非常大的,所以很多家長不愿意讓寶寶做手術。那么先天性包塊型斜頸只能手術嗎?實際上推拿也是一個非常適合的選擇。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包塊型斜頸的治療方法。
1、推拿胸鎖乳突肌的肌肉起止點。胸鎖乳突肌的起點為胸鎖關節,止點為乳突尖,這兩個位置的推拿是非常關鍵的。胸鎖乳突肌就像一根被拉緊的繩子一樣,肌肉的兩端必須要放松開才會恢復它原有的韌性和彈性。
2、捏拿胸鎖乳突肌肌腹,主要是對包塊進行捏拿。在推拿的過程中會發現,每一次推拿完包塊都會變軟變小。堅持長時間的推拿,包塊會徹底消失。
3、放松胸鎖乳突肌周圍肌肉。由于斜頸會長期牽拉周圍肌肉,導致很多胸鎖乳突肌周圍的肌肉也是出于痙攣的狀態,比如斜角肌、胸大肌、肩胛提肌、斜方肌、菱形肌等。
4、牽拉攣縮的肌肉。要對孩子的頭部進行向健側的牽拉,這樣會幫助孩子加快的恢復速度,減少病程。
家庭護養
1、盡可能幫助孩子的肌肉進行按摩。
2、孩子睡覺時,枕枕頭的寶寶患側朝下健側朝上側身睡,不枕枕頭的寶寶健側朝下患側朝上側身睡。
3、多用玩具等孩子喜歡的物品吸引孩子將頭轉向健側,這樣可以幫助孩子牽拉攣縮的肌肉。
以上均為扶正健康產業集團小兒推拿培訓學校CTO石崧 分享
石崧,畢業于遼寧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專業,海派兒科推拿傳承人,扶正集團首席專家,研習與從事小兒推拿臨床10年,從事小兒推拿教學5年有余。現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小兒推拿專業委員會第一屆理事會會員,中國小兒推拿論壇特邀專家,扶正集團CTO,扶正集團蔡洋整體按摩培訓學校校長,扶正小兒推拿全球加盟連鎖總部主任。其編寫的《陰陽五行學說在小兒推拿中的應用》被世界中聯會刊收錄,主編《扶正集團小兒推拿學培訓教材》。擅長結合各門派推拿術治療小兒常見疾病,尤其在厭食、皰疹性咽頰炎、小兒肌性斜頸、腺樣體肥大等疾病有顯著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