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收到這樣的信息:打開我的第一條朋友圈,幫我點贊。當然,群發的我不回,至于點不點贊,則純粹取決于對方的態度——很遺憾,大多數時候,我都是置之不理的。不為什么,那種生硬和刻板的語氣,實在令人感到郁悶。
我很清楚的一點是,自己是否點下那一個贊,于對方而言是無足輕重的,但我們不妨反過來看,你好不容易發一條信息給我,態度卻那么惡劣,完全沒有顧忌我的感受,這給人的觀感未免太差了,我哪怕因此說你不懂得尊重人,也是不為過的……
記得今年暑假,我留在廣州實習,宿舍里其他人都回家了。一天早上一舍友給我發了這么一條信息:你去打開我的衣柜,把我掛在里面那套正裝幫我寄回來。是的,就是這么簡短干練,這么的言簡意賅,稱呼沒有,一聲“謝謝”、“拜托”也沒有,完完全全命令式的口吻,所以,你當我是你下屬還是你跟班???不夸張的講,看到信息的那個當下,我的內心是崩潰的。而毫無疑問的,我是一點搭理他的意愿也沒有了,直到他晚上打電話問我干嘛不回微信,我實在忍不住便嗆了他一聲:“你說寄就寄啊,我很忙的好嗎?!敝螽斎灰裁銥槠潆y的幫他解決了這件事,就當吃了個悶虧吧。
同樣的,許多人知道我筆上功夫不是很爛,所以有時會跟我講“你幫我寫一下文案”或是“幫我想一段稿子吧”。我一般不會拒絕這樣的請求,但有時真的很想委婉地提醒一下對方:親,既然這些東西你寫起來感到吃力,那我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完成的呀,你把任務拋給我后自己早早睡了,我卻有可能正熬夜幫你想點子呢,所以下次找我幫忙,語氣可不可以稍微客氣點,別那么理所當然呢。
不過話說回來,生活中我遇到的大多數人,還是非常友善和懂禮貌的,我一個讀法律的高中同學,希望我把自己寫的一篇數學方面的論文拿給她參考,以備選修課作業用,在微信里究竟提了多少個“謝謝”恐怕是數不清了,即使我一再的強調不用客氣。我的另一個同學,因為時常叫我幫忙拿快遞,好幾次都當面鄭重其事的跟我說“不好意思”、“有勞了”,甚至還過意不去地買了飲料要送我,弄得我反而手足無措起來了。
但我其實很能感同身受為什么有人會那么隆重地感謝別人的小恩小惠,因為我們都很清楚: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的父母和愛人,沒有誰有義務平白無故的去幫助誰;哪怕這種幫助,只是所謂的舉手之勞,我們都不能認為本該如此,然后心安理得的接受;要知道,人家是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來幫你完成事情的,你好歹也在口頭上正式的感謝一番吧。
語氣措辭這回事,往輕了講,是禮貌問題,往重了講,是人品問題。不管交情好壞,既然是你有求于人,那么放低點姿態,說幾句客套話,總沒錯的。千萬不要因為對方總是沒有拒絕自己,就真的以為他們并不介意這些細節,也許人家只是修養好,暫時把脾氣收住了,其實對你的不滿,已經越積越多了呢。
所以下次求贊時,就別那么理所當然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