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推薦看的劇,一看就不可收拾,趁著暑假無事,在家連刷兩遍,讓我覺得深刻的是其中的婚戀觀念。愛情和婚姻應該沒有時代和國界之分的吧,具體不過是因人而異罷了。
雖然在劇中有些不喜歡張雁南這個角色,一是看不慣她進部隊吃不得苦,二是頂替韓琳去上了大學,可是她對婚姻的一些觀念倒是有些道理,出口就是經典呀╭(╯ε╰)╮。
“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么純粹的愛情。所有的愛情都是在各種條件平衡比較后的結果。才、貌、年齡、事業、家庭、成就,總之,都是在各種外在條件都合乎要求的條件下,那才能談得上感情,談得上心靈。”
雖然看起來有些極端,但是這些話卻有些道理,也許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做的,但是這說到了大部分人由愛情走向婚姻所考慮的因素。
在后面,張雁南也說到姜士安前途無量,勸韓琳多聯系聯系他,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自私而功利的女人,可是她活得卻最為灑脫。自己想去上大學,絕對不會顧及他人的看法,發現老公彭湛有外遇二話不說就離婚,即使有一個兒子,也不撫養,離婚以后馬上辦出國,趕緊逃離這個地方,韓琳就沒有這么決絕。
如果單純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關系那隨時可以離婚,可是現在有了兒子,韓琳顧忌的就更多了。當知道彭湛有外遇之后韓琳是這么說的,“在這種時候,能做的無非兩件事,要么興師問罪,要么乞討。而這兩件事我都沒興趣”。
“這世界什么都能要,唯獨感情不能要”。
韓琳真是太過理智了,多么通透的一個女人。不管是對待誰都是那么淡然,別人都覺得她很堅強,可是這樣一個在別人眼中堅強的女人,在姜士安的面前她卻可以完全脫下自己堅硬的外殼。這也是愛情的一種體現吧,只是當時韓琳并沒有認識到。
“那個時候的我太年輕,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家庭出身、門戶之見,虛榮心,世俗的勢力都在限制著我。”
當彭湛問韓琳如果當初可以預料到姜士安會有今天的時候她是這樣說的:“我是一個受傳統文化影響很深的人,我追求事業成功的男人,追求夫貴妻榮,可惜年輕的時候我不會想到,窮、貧困、卑微,正是引人奮發向上的最好動力,俗話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最終令那些豪門子弟被斬、被淘汰的正是那些地位低下里面的最優秀者。”
我覺得韓琳和彭湛在一起大致就是因為年輕時的那種好感吧,估計韓琳那個時候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愛彭湛。張雁南說的那句話很有道理,沒結婚是用近視眼看人,只能看個大概,而結婚之后呢,所有的缺點都放大了。彭湛在海島上的確很吸引人,有才華家世又好,一副好長相,韓琳對他產生好感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其實可以告訴現在的女孩兒們,時過境遷,彼時那懵懂的愛戀終究會過去的,想要嘗試去找回,畢竟還是太難了。
看完整部劇我并沒有很傷感,只是覺得韓琳和姜士安詮釋了遺憾的唯美,兩個優秀不斷進步的人互相扶持和鼓勵。歲月流逝,人到中年,韓琳才發現自己最愛的人竟是姜士安,可是現實如此,他們還有自己的責任,只能各自安好。
劇中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呈現了各自不同的愛情和婚姻觀念。
【彭湛和韓琳】
打動我的是彭湛在船上唱歌的時候,我一看就覺得是一個文藝青年,然后就是在文藝匯演舞臺上的,真的特別耀眼,難怪韓琳會芳心暗許。
可惜陰差陽錯的張雁南頂替韓琳去上大學了,假如是韓琳去結果肯定會不一樣,可是這不影響韓琳和彭湛的結局。如果韓琳當時送本子給彭湛的時候,彭湛有所表示的話,那是不是韓琳去上大學又有什么關系呢?所以彭澄說如果韓琳去了上海的話,彭湛的命運會有所改變,我其實是不相信的,畢竟本性難移。
所以不意外的彭湛和張雁南在一起了而且還結婚了。當韓琳聽到并看到他們倆在一起的時候,內心其實是何等的傷感π_π,可是她還是波瀾不驚的沒有任何表現。
不久,張雁南就和彭湛離婚了,因為在她懷孕期間有外遇而且還不止一個,這讓我也有些不相信那個耀眼的少年竟然如此的不堪,嗜酒如命,只會找借口還愛說大話。心情不好要喝酒,心情好也要喝酒,一言不合動不動就說老子怎么怎么樣,看著就挺反感的,告誡各位妹子們,看一個人人品一定要看他情緒不好的時候。
可是緣分注定讓他們相遇,這對韓琳來說是不是應該就是圓了那個年少時的夢,可是不知韓琳是否會覺得這是一個噩夢。
因為彭澄的緣故,他們在邊境相遇了,也因為彭澄他們能夠有機會通信,讓彭湛能夠向韓琳訴衷腸。
韓琳糾結再三還是和他結婚了。其實家世二婚什么都無所謂,只是張雁南和彭湛生活了幾年對他評價不高。彭湛信誓旦旦的承諾戒酒,可是一個嗜酒如命的人怎么會輕易的戒酒呢?
一個熱情而勇敢的人絕情起來同樣讓人害怕。
結婚后不久,韓琳就和彭湛兩地分居。彭湛根本談不上毅力和堅持,沒多久就把對韓琳的承諾忘得一干二凈,開始喝酒而且還和自己的助理廝混在一起,果然還是詮釋了異地產生的只有小三。
其實彭湛從來就沒有愛過韓琳,和韓琳結婚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妹妹,在他心里,愛的人一直都是自己,也只有彭澄他能夠相對長的時間可以在意一下,但總歸是暫時的。
韓琳懷孕了,彭湛想都不想就說不要這個孩子,孩子生下來沒有一絲掛念,回去看韓琳的日子能拖就拖,最后實在沒法拖了才勉強回去看一下,同時還提出孩子跟著韓琳姓。彭湛心里永遠只有他自己,此時的韓琳徹底對他失望,可是她不夠決絕,彭湛能做到哪步那就維持到那步,絕不捅破,獨立堅強如韓琳,她明白世界上最勉強不來的就是感情。
彭澄死了,她寫下的詩《墓地里只有一個她》成為她自己的寫照,她永永遠遠沉睡在西藏。
墓地里只有一個她
你跟誰說話
墓地里只有一個她
你不寂寞嗎
墓地里因為有了她
冰峰都變的溫柔
墓地里因為有了她
白雪也悄悄融化
你給單調涂上了一抹粉紅
你給秋冬帶來了活潑的春夏
你是群雄中的一匹母鹿
你是叢綠里的一簇鮮花
你是我心中永遠的偶像啊
永遠明亮的眼睛
永遠飛揚的短發
假如祖國需要
我也會來到這里
春夏秋冬
日日夜夜
同你做伴
一起說著我們年輕女兵的悄悄話?
自始至終,彭澄不過就是想要一個家而已,只是至死她也沒有完成這個心愿。她既是韓琳和彭湛在一起的推力也是他們婚姻的終結者。彭澄死了,這個家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他們最后和平的分手。這是韓琳給自己青春的一個回答,沒有圓上大學的夢,至少和彭湛在一起過。
看完以后,我對彭湛的定義就是一個徹底的渣男,如果想看渣男是什么樣的,也可以去看看這部劇,妹子們可要擦亮眼睛別被所謂的才華和家世蒙蔽了(? ??_??)?
【姜士安和翠花】
翠花是典型的農村婦女,沒讀過書,一心撲在家里,為丈夫,為孩子,最后丈夫只想著跟她離婚。其實換個角度說,這就是現在的家庭婦女,一輩子為家庭操勞,如果不是姜士安厚道的話,擱現在的話就早離婚了。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翠花,我既覺得她可憐也覺得可恨,憐她為家庭付出了一切,恨她放棄了和丈夫共同進步的機會。幾十年來,姜士安在不斷的進步,而翠花卻在原地踏步。嘴里答應著姜士安要學習文化,可是卻把書本都給小孩子撕著當玩具,她最后其實已經認識到了這個根本原因,只是為時已晚。
韓琳一句話說得也很有道理,翠花根本沒有學習文化的能力。上有老下有小,每天干活的確沒什么時間,可是如果一個人想做應該都可以做成的,隨軍以后其實也是有機會學習的。
人還是要不斷的學習進步,當你的伴侶在不斷進步的時候,你必須要跟著他的步伐前進,不然你們就會在不同的層次,這樣生活太痛苦。
女兒鳳兒對姜士安說的一番話,讓我印象深刻,一個男人外面打拼可以憑自己的努力獲得金錢,榮譽和社會地位,可是女人呢,操持家庭,最終只是拋進了一個無底洞,沒有人會知道她究竟付出了多少,這就是底層婦女的悲哀。
姜士安去抗洪,老父親在家去世了,為了不讓他擔心,翠花說父親還在家好好的,看到這,有些淚目,翠花是個好女人,可她無法選擇自己的道路。
翠花一生勞苦,是個好女人,是個好媽媽,也是個好媳婦,但卻不是一個好妻子。
而姜士安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從普通士兵爬到師長,他是個好男人,好兒子,好兵,好軍官,卻不是一個好丈夫。
兩人一輩子都沒有真正的溝通交流過,生活在一起其實就是相互折磨,根本沒有什么愛情可言。愛情不能當飯吃,可是婚姻生活中沒有愛情,連最基本的溝通交流都沒有,很痛苦。
【小梅和程百祥】
兩人雖然在劇中只是一個小角色,但是兩人對婚姻也有別樣的詮釋,性和愛應該是一體的。
兩人是同一個村的,小梅可能對愛情壓根就沒什么概念,她總是說做人不能要求不高,問有什么要求,只說我能有什么要求,只要人家不嫌棄我就行了。一來二去,在韓琳和張雁南的幫助下兩人順利結婚了。
結婚后才知道程百祥原來是個性無能,還說著以為結了婚就能好,誰知道結了婚,小梅還是跟沒結婚一個樣。桌上還特意放了盒避孕藥給別人看,鄉下人用這東西一般都藏著掖著,可程百祥恨不得全村人都知道,怕丟人吶。
程百祥什么都好,勤快肯干人還很老實,小梅跟他在一起日子過得很好,唯一的不足就沒有孩子,說到去抱養孩子,程百祥就非常生氣,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只能到處奔波盡力去治好這個病。
韓琳聽說之后說實在不行就離了吧,小梅竟然說就為這個,那不得被人說死。由此可見,小梅在生活中逆來順受的性格,太過在意別人的眼光,最終禍害的還是自己。
程百祥想了個主意,讓自己的戰友和老婆為自己生個孩子,這對一個男人來說真的很無奈。的確,但凡自己能行,犯得著去求別人嘛!于是林志懷這個無辜受害者就被卷進來了,其實兩人什么都沒有發生,可是小梅竟然對他產生了感情。
沒有性的婚姻終究會出現問題。小梅極度的厭惡程百祥,一次和他吵架以后就跑去找林志懷,而這個無端被坑的林志懷就這樣因自己曾經的戰友程百祥告密而降職,當時說好的你不說我不說就沒人知道呢?←_←程百祥你現在倒是不嫌丟人了啊~
很難說清楚林志懷和小梅之間是什么情感,這讓我想起韓國的一部電影,因性生情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看過的應該就知道我說的是什么電影*^O^*
還好最后小梅懷孕了,沒有意外的程百祥的病治好了,過了十幾年才真正感受到了新婚燕爾的美好感覺,也不算太遲。
結局也算是皆大歡喜,有遺憾但不傷感,值得一看的好劇,劇中呈現的婚姻百態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