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過一天,就怎么過一生

圖片來自網絡

清晨六點,天剛微微亮,寒冬的天氣凍得連公雞都犯懶,試圖通過假裝下蛋窩在雞窩里不動彈,反正現(xiàn)在大家都靠手機鬧鐘起床,是否準時打鳴,好像也變得沒那么重要了,祈禱著不要過早被當成肉雞燉成雞湯才是正事吧。

A君,整個人蜷縮在厚厚的棉被里,只露出個頭,嘴巴半張著,嘴角風干了的不明液體痕跡清晰可見,應該是還在回味昨晚那一頓烤肉大餐,突然窗外射進來的那一縷陽光照到眼睛,有點刺眼,A君敏捷的將頭縮了回去,緊了緊被子,活像一卷壽司。

B君,伴隨著手機清脆悅耳的輕音樂響起,緩慢睜開了雙眼,這時,窗外的朝陽投射進屋里,屋內頓時亮堂起來,B君起身伸了伸懶腰,對自己說“今天,又是個好天氣呀”。

早上六點半

A君的鬧鐘響了,只見A君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響叮當之勢盲按,關停了鬧鐘,整個過程只耗時不到兩秒,看來A君對自己的成績還不是很滿意,從手機被扔出去的弧線和落到床上的力度就看得出來。

B君已經洗刷完畢,在起床后的半個小時里,先是坐在書桌前,查看了一下自己的郵箱,而后又用手機瀏覽了幾篇公眾號文章,隨后,B君起身前往廚房,拿出了前一天晚上買好并處理好的食材準備制作營養(yǎng)早餐。

早上七點

A君的第二個鬧鐘響了……這次,耗時五秒,畢竟找一下手機被扔到床上哪個角落還是需要花費一些時間的。

B君的早餐已經制作完畢,自制三明治搭配上現(xiàn)榨的果汁,營養(yǎng)又美味,B君拿出一套珍藏的餐具,又添了一下搭配后,用相機記錄下了這美好的畫面,并且同步更新到個人的社交網絡上,這已經是連續(xù)第100多天了。

早上七點半

沒錯,A君的第三個鬧鐘響了……這次,耗時1.7秒,A君的嘴角微微揚起,露出一顆閃著亮光的牙齒,無他,唯手熟爾。

沒錯,B君已經用完早餐,穿上了前一天準備好的衣服,站在鏡子前微笑地對自己說道:“加油,你是最棒的”,隨即出門踏上上班路。

早上八點

A君的第四個鬧鐘……哦,對了,A君并沒有設四個鬧鐘,估計A君和我想的一樣,以為自己有第四個鬧鐘,要不是剛好翻身摔到床下,可能就一直等著第四個鬧鐘的到來了,幾分鐘后,A君就踏上了上班路,嗯,速度依舊。

B君在地鐵里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掏出了隨身攜帶的書,這是這一周看的第二本書了,今年計劃完成100本,應該問題不大。

上午九點

A君緊趕慢趕還是趕在遲到前打了卡,雖然沒有遲到,但是卻錯過了早餐車,即使公司樓下的東北大叔做的煎餅果子不地道,但也足矣果腹啊,A君懊悔地盤算著今晚無論如何也要早睡,明天要為了一口吃的而早起。

B君八點半就到公司了,提前半小時到崗位是其多年來工作的習慣,利用這半個小時,可以給自己一個緩沖時間,可以泡一杯花茶,可以整理桌面和文件,更可以把當天的工作提前根據緊急且重要、緊急不重要、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也不緊急進行區(qū)分。這一習慣,B君也堅持了很久,從未遲到過。

上午十點

A君正忙得不亦樂乎,刷刷朋友圈和微博,該點贊的點贊,該轉發(fā)的轉發(fā),那架勢就像是皇帝批閱奏章般霸氣。再上淘寶看看有沒有什么新品剛出了可以剁手,哦,不對,是入手。哇,好一派繁榮景象啊!

B君也忙得焦頭爛額,年終的總結還沒寫,領導要的一份方案有些細節(jié)還需要改,又突然插進來幾件臨時的事務,不過,B君并沒有被嚇垮,整理好思路,分清楚輕重緩急后,B君運用了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番茄工作法”讓自己沉浸在高效工作時間內25分鐘,然后休息5分鐘繼續(xù)工作。

上午十一點

A君和辦公室的同事開始了頭腦風暴,一起討論著同辦公室的小李為什么還不找對象的原因,剖析著隔壁辦公室的小張為什么結婚了幾年還不要孩子的可能性……

B君仍然處于高效工作狀態(tài)……

上午十二點

A君收拾收拾東西,愉快的上午就這樣過去了,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下午再來把昨天沒做完的事情收個尾吧。

B君趕在上午下班前終于把手頭的事情結束了,心滿意足的下班吃飯去了。

中午午休時候

A君躺在床上百無聊賴地刷著手機,等著上班時間的臨近。

B君回到家后利用飯后的短暫時光,查看了社交網絡上的信息情況,然后換上舒服的睡衣,準備好好睡個午覺,給下午的工作補充足能量。

下午十四點

A君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座位上,眼皮耷拉在眼睛上,無精打采的模樣顯露無疑,前一個小時是干不了活了,先緩緩。

B君來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來上一大杯溫開水,不僅暖腸胃也提精神。

下午十五點

A君終于打開了桌面上的一個word文檔,2k是它的大小,最新修改時間是上周四,標題改了又改,到底取個什么名字呢,A君決定好好斟酌一下。

B君將早上編輯好的文件進行了修改,格式進行了統(tǒng)一,然后命名好文件名后放入了專門的文件夾內便于日后查找,將各類不同的文件和資料按不同性質分不同文件夾進行整理存放也是B君一直堅持的工作習慣。

下午十六點

A君標題終于草擬好了,在擬標題的期間,A君起身上了幾次廁所,看了幾次窗外的風景,和隔壁桌同事針對晚上去哪里吃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探討。

B君召集部門同事準備開一個簡短的會議,說是簡短,其實內容并不少,主要是B君在開會前就提前把資料整理好并發(fā)放給各位參會人員,提前告知參會內容和整理發(fā)放會議資料是一個高效會議的前提條件,B君一直都這么做。

下午十七點

A君已經盤算好晚上先去吃大餐,再去唱K,豐富的夜生活撲面而來。

B君坐在電腦前,整理著剛剛會議的會議紀要,會后一小時內出好會議紀要是B君對自己的要求。

下午十八點

A君……A君不見了,辦公室找不到其蹤影,聽樓下保安大叔講,他大概是在十七點五十八分的時候見到A君的,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容,大叔心里估摸著這是談成了一筆大生意的神情啊!

B君收拾好桌面和思緒,離開工作崗位,準備下班。

晚上十九點

A君摸摸鼓起的肚皮,和同桌的好友嬉笑打鬧道:“工作了這么些年,別的沒攢下來什么,就有這兩層腹肌”

B君圍上圍裙,在自家的小廚房里鼓搗著剛剛從菜市場采購回來的新鮮食材,準備給自己做一頓豐富的大餐。

晚上二十點

A君自嘲到:“現(xiàn)在這個社會啊,太不公平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窮人越來越難賺錢了,還是長得好看有用啊,看那些明星主播,動不動就收入上百萬,看那些有錢人,身邊跟的都是美女嫩模,哎呀,我等屌絲,只有羨慕的份啊”情到深處,舉起了桌上酒杯,“來來來,走一個”

B君利用吃飯時間,選了一部非常有名電影,認真觀看了起來。

晚上二十一點

A君拉著朋友非要到KTV再來第二攤。

B君邊看電影,邊拿紙筆把影片中的一些細節(jié)和臺詞記錄了下來,便于之后寫影評所用。

晚上二十二點

A君點上了一首《一無所有》深情嚎叫著,還置頂了一首《老男孩》準備來祭奠逝去的青春。

B君已經寫好影評,并把文章分享到了自己建立的公眾號和各大平臺上了,業(yè)余時間寫影評寫文章是B君的愛好,通過這個技能,B君在自己的公眾號和各大平臺上積累了為數眾多的粉絲,不僅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喜愛,也通過這個渠道獲得了一定的收益,最近,又有出版社在與之洽談出書的事宜了。

晚上二十三點

A君的個人演唱會還在繼續(xù)……

B君已經洗漱完畢準備上床睡覺,睡前進行閱讀書籍是最后的一道環(huán)節(jié)。

晚上二十四點

A君終于回到了家中,滿身酒氣的癱倒在床上,昏睡過去。

B君早已在睡夢之中。

……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有些人25歲就死了,一直到75歲才埋。

你怎么過一天,就怎么過一生。

……

謹以此篇,告誡自己不做活死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