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擔起責任
文\ 笑看人生?
責任是什嗎?責任是一種心態,一種氣魄,更是一種品質;責任是顆渺小的種子,把它播種在你的心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生根發芽。
孩子是我們的寶貝,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也是我們的精神延續,更是我們責任感的延續。
作為父母的我們可以說都是無證上崗,很少去考慮怎么愛孩子,教育孩子,進而正確的引導孩子。很多父母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認為給他們最好的物質生活就是愛孩子。可是你是否想過,這樣做我們的孩子真正幸福了嗎?要明白,我們不只是給孩子們好的物質,也要讓孩子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這是教育孩子根本。
一味溺愛孩子,只能孩子使孩子喪失意志、沒有信心、缺乏愛心,會毀掉孩子的一生。教育孩子,一定要從生活、情感及多方面去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過度的關愛會使孩子產生一種依賴感,孩子就像風箏,而線攥在我們手中,如果一直緊緊拉著孩子怎么能飛向高空,怎么展翅飛翔呢?
其實最根本的就是要培養和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要讓孩子從小就樹立自立、自強的意識,這樣的教育,才能使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才能使孩子有高尚的品格和幸福的人生。
現在的家長因為太溺愛孩子,孩子本身能做得到的事情,也要樣樣包辦,諸如:代替孩子整理文具書包,背書包,拿水杯。更有甚者有的父母對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攬,連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讓他們做,孩子都上小學了還要喂他們飯吃。有的干脆將子女的話動范圍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視線內。一直 這樣孩子怎么獨立?孩子們處在這樣的環境中,怎么能獨立解決生活以及學習上的問題呢?何時能知道自己的使命及責任呢?
那我們該怎么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呢?
首先,家長要充分認識孩子沒有責任心和價值觀的危害。家長要明白:孩子們一旦找不到自己在生活與社會中的地位,便會感到迷茫,從而失去奮斗的動力,容易被浮躁的物質世界吸引沉溺其中。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我一直力圖讓孩子明確自己生活的意義,看到自己的行為能為他人帶來影響,讓孩子感到自己與別人息息相關,是對社會有用的人,從而產生責任心和自豪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接觸面的擴大,這種責任心與自豪感也會與日俱增,雖然最終會超出自己家庭的局限,但家庭培養出來的這種被認同感,卻是未來責任感的基礎,沒有在家庭教育中打下這種基礎,對社會,對人類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便是空穴來風。
其次,家長要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一個沒有獨立性的人是不會有良好的責任感的。不少家長往往忽略了對孩子獨立性能力的培養,凡事都替孩子想好、做好,長此以往使孩子養成依賴性,獨立能力變的越來越差,那種承擔應盡責任的義務便會消失殆盡。因此作為家長應該及時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自己洗手絹、襪子,自己整理玩具。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獨立的意識也會增強,他的責任感意識也會隨獨立性的增強而增強。同時,要有意識的安排孩子做一些簡單的社會公益服務工作,這也是培養孩子有責任心的有效途徑。比如,簡單打掃衛生,干點力所能及的事,教會孩子關心、幫助他人。
最后,要從小培養孩子心中有愛,關心他人,善待他人。這是培養孩子對社會有責任心的基礎。平時要及時引導孩子主動關心老人和比自己小的孩子。父母生病的時候,讓孩子學會照顧父母。讓孩子知道父母的生日,鼓勵孩子給父母送上一份生日禮物。讓孩子明白事情的輕重緩急。別因為孩子太小,而忽略這些重要的細微教育,因為孩子培養孩子越獨立的早,孩子就會越成才的早。這是給孩子成長路上的一個最好的起點。
由此看來,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這不僅僅是對他的愛,是對家庭和他人生的一種責任,也對是社會的一種責任,只要我們人人都擔起自己的責任,我們的生活便會更幸福,我們的社會也會更加美好!
親愛的家長們,讓我們帶上責任上路,堅守自己的諾言;讓我們帶著責任上路,做好自己份內的事;讓我們帶著責任上路,它會使你走向成功;讓我們帶上責任上路,它會使你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作者:馬偉芍? 河南洛陽80后, 網名笑看人生,酷愛文學、詩歌 、散文,喜歡寫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