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專家型用戶:愿意探索你的產品或服務,并且會給你提出各種改進建議.
l隨意型用戶:他們可能使用過類似的產品或服務,有興趣使用更高級復雜的產品,但卻不愿意接觸全新的東西
l主流用戶:他們自己不會因為你的技術而使用你的產品,使用你產品的目的是完成某項任務.
針對前兩種類型的用戶設計產品或許更有誘惑力----他們更識貨,不過感覺簡單的體驗卻是主流用戶所喜愛的.
專家型用戶不是典型用戶,不會體驗到主流用戶遇到的問題.追求主流用戶根本不在乎的功能.專家想要的功能往往會嚇倒主流用戶,
l主流用戶最感興趣的是立即把工作做完,專家則喜歡首先設定自己的偏好.
l主流用戶認為容易操控最有價值,專家則在乎操控得是不是很精確.
理解感情需求能夠幫你把握設計重點.即時是任務列表,也要滿足感情需求
用荷蘭著名建筑大師艾利爾沙立寧的話說:"在設計一件東西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比這件東西更大的環境--椅子在房間里,房間在住宅里,住宅在土地上,土地在城市建設規劃中"
常規的可用性目標
簡單性的目標
特殊人群可以使用
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容易使用
毫不費力的使用
快速響應
瞬間響應
快速理解
一目了然
工作可靠
始終工作
直觀的錯誤消息
不出錯
完整的信息
恰好夠用的信息
用戶測試時工作
在混亂無序的環境中工作
l首先:回顧以下你從用戶那里收集的素材,他們面對的問題,他們生活的世界,把那些對用戶行為影響最大的事情放在前面.
l再次:把這些設計要點按先后次序排列出來,哪一個因素影響最大?哪方便容易改變?
l最后,驗證你的見解,如果你的見解有偏差,會導致什么結果?:有那些不可控因素會影響你的看法?有沒有正反面的例子可參考?
真正偉大的人還會繼續向前,直至找到問題的關鍵和深層次原因,然后在拿出一個優雅的,堪稱完美的有效方案. ---史蒂夫.喬布斯
l隱藏---把哪些不是最重要的按鈕安排在活動倉蓋之下,避免分散用戶注意力
l轉移---只在遙控器上保留具備最基本功能的按鈕,將其他控制轉移到電視屏幕上的菜單里,從而將復雜性從遙控器轉移到電視.
l砍掉殘缺功能"壞的可以修好,次品永遠存在."經濟學上把這種現像稱為"沉沒成本誤區"
l假如用戶......"假如用戶想...."意味著任務待刪功能都可以安然無恙地回到產品中.
l但我們的用戶想要要對增加產品功能的要求說不,說拒絕,要傾聽,但決不能盲從
l方案,不是流程如果一個小的變化導致了復雜的流程,就應該退一步去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
n確定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最常見的干擾源,并將解決這些問題的功能按難易程度排除優先次序.
n要知道能夠滿足主流用戶的"足夠好"的遙控器與只有專家才看得上眼的"精準的"遙控器有什么區別.
n不要以功能的多寡來認定產品的價值,應該看產品能否滿足用戶最高優先級的目標
n去掉那些可有可無的選項,內容和分散人們注意力的玩意兒,可以減輕用戶的負擔,讓用戶專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n去掉分散注意力的視覺元素,可以讓用戶感覺速度更快.而且更加有安全感.
l分心如果想設計簡單的用戶體驗,就該牢記刪除那些干擾因素,讓用戶注意力保持集中
l聰明的默認值選擇聰明的默認值可以減少用戶的選擇記住用戶曾經輸入過的歷時內容
l如果一個選項還嫌多向用戶提供這些選項會不會因為追求完美而犧牲速度和簡單.如果是,刪除那些功能.
n控制信息的層次.如果頁面中信息的層次超過了兩或三個層次,就會導致用戶迷惑.
n減少元素大小的變化.不要再同一個區域出現大小都不同的6個區塊.
n減少元素開頭的變化.整個界面中最好只使用一種按鈕的樣式.超過3種按鈕樣式太花哨
n刪除引見性文字(刪除類似這些"歡迎光臨我們的網站,我們喜歡您........")
n刪除不必要的說明.(刪除類似"填寫完這些字段后,請您提交按鈕.....")
n使用描述性鏈接.通常位于標題下面"單擊這里"或者"更多內容"
n不使用介詞("對于/根據/為了/基于/通過/關于").這些詞會弱化句子的謂語,因此要盡量省略
n不使用is的動詞形式("正在消耗時間"),盡你所能使用其他表述方式("花時間").
n把被動句式("時間是被這個項目所需要的")轉換為主動句式("這個項目需要時間")
n刪掉索然無味的開頭("大家都很容易看到這一點......"),開門見山.
n減少廢話.在表達相同意思的前提下,用"每天"代替"在每天的基礎上"
焦點"刪除"策略的核心就是干掉那些分散注意力的因素,聚焦于項目
聚焦于可用資源,通過刪除殘缺的功能,不切題的元素和花里呼哨的東西為用戶提供價值
刪除那些干擾性的,增加用戶負擔的"減速帶",錯誤消息,不知所云文字,選項等
l分塊把項組織到7加減1個塊中,這個數字是人腦瞬間能記住的最大數目
l圍繞行為進行組織畫出用戶的行為有助于理解如何組織你的軟件產品
l是非分明簡單的組織模式具有清晰的界限最簡單的分類,通常指的是重復交叉最少的分類方法
l字母表與格式按照格式(文字,圖片,視頻)來對內容進行排序,是另一種看起來簡單實則費力不討好的分類方法
l大小和位置不太重要的界面元素應該小一些,要想辦法表現出不同的重要性
n考慮把某些基本元素放在常規背景層,因為一個元素很難放在兩層里
n盡量讓任務兩層之間的差別最大化,20%灰度和30%灰度很難讓人分清
n對于相對重要的類別,使用明亮,高飽和度的顏色,可以讓它們在頁面上更加突出
n對于同等重要的類別,利用感知分層技術,使用相同的亮度和大小,只是色調要有所區別(就像倫敦地鐵圖中的地鐵線路那樣)
第六章 影藏無論隱藏什么功能,都意味著你在用戶和功能之間設置了一道障礙
n選項和偏好(例如,修改繪圖應用程序的單位,由英寸改為厘米)
n特定于地區的信息(例如:時間和日期等需要頻繁自動更新的信息)
l自定義一般來說,不應該讓用戶去自定義他們的軟件,文字處理程序的任務就是輸入文字.篩選功能,決定顯示或影藏哪些功能,這些都是專家級用戶的事.
l自動定制自動定制不會讓界面變得更簡單,反而會把界面搞得很復雜,給用戶帶來極大不便
n縮短菜單后,用戶需要吧每個功能看兩遍才能確定---首先是看短菜單,然后再看長菜單.延長時間或多余的點擊只會增加用戶的反感.
n用戶最終不知道去哪里找自己想用的命令.因為這些命令的位置有可能會變
l漸進展示一項功能會包含少數核心的供主流用戶使用的控制部件,另有一些為專家級用戶準備的擴展性的精確的控制部件,隱藏這些精確的控制部件是保持設計簡單的不錯選擇.
l階段展示如果所有用戶都會隨著搜索的深入而尋找較為復雜的功能,那么就可以使用階段展示.
l適時出現<紐約時報>提供的字典功能在選擇單詞之后才會顯示.
l提示與線索隱藏處理的好的界面會給人一種優雅的感覺,界面中包含的線索盡管細微,卻能恰到好處地提示出隱藏功能的位置和功用.
l讓功能容易找到把標簽放在哪里比把標簽做多大要重要得多.保證用戶在前進的過程中能夠遇到提示,但不要擋住他們的去路.
l影藏精確控制選項,但專家用戶必須能夠讓這些選項始終保持可見
l不可強迫或寄希望于主流用戶使用自定義功能,不過可以給專家提供這個選項.
三個策略:刪除,組織,影藏,可以非常完美地結合起來:刪除不必要的,組織要提供的,影藏非核心的.
l在設備之間轉移有些功能在有的平臺上簡單APP,而在其他PC平臺上就會變復雜,手機應用適合記錄數據,而網站最適合瀏覽這些數據
移動平臺
桌面平臺筆記本
可以拍攝任何景物
只能拍到用戶
輸入少量文本
輸入大量文本
很難加快數據傳輸速度
能適當加快數據傳輸速度
顯示少量信息
顯示大量信息
保存適量信息
保存大量信息
隨時隨地使用
只能坐下來使用
能夠精確識別位置和方向
只能在某種程度上標識位置
通過無線網絡鏈接到其他設備
通過有線和無線網絡鏈接到其他設備
l用戶最擅長做什么讓用戶感覺簡單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搞清楚把什么國內工作交給計算機.把什么工作留給用戶.
人
計算機
設計目標和制定計劃
執行程序
估算
精確計算
辨別信息
存儲和檢索信息
做圖表
復制
在包含少數項的列表中選擇
對大型列表排序
做預算
度量
想象
交叉引用詳細信息
信任構筑信任關系的唯一方式,就是讓用戶參與測試原型或實物模型.在能夠正確地把握如何分配任務之后,讓用戶專注于選擇和指揮,讓計算機專注與儲存和計算.
l頑固的復雜性任何應用程序都會有一些無法消除的復雜性,關鍵的問題在于,誰會面對這些復雜性,到底應該把這個復雜性放到哪里?
n這個任務應該是自動化的(自動對焦),還是應該由用戶來控制(IPhone點擊屏幕對焦)
n界面中是應該包含很多功能特定的按鈕,還是只放一些通用的按鈕
n這個任務是應該一次完成(facebook登錄),還是應該分幾段時間來完成(定制Tumblr博客)
創造簡單用戶體驗的秘訣就在于把復雜性轉移到正確的地方,讓用戶每時每刻都能感之美受到簡單
簡單發生在用戶的頭腦中不要讓你的設計干擾用戶的思緒.簡單的設計能夠為用戶留出足夠的空間,他們會用自己的生活來填充這些空間,從而創造出更豐富,更有意義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