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過去的文字是充滿戾氣的,不是發自內心的,像是為了主題寫作而故意寫作。慶山說,別人告訴她寫作是為了給遙遠的另外的自己,得到心的自由。而從開始到現在都一直為別人寫作。直言之,即取悅讀者。
寫一些當下廣泛傳播的沒有深度的文字,本身就是對思想的浪費、褻瀆。文字到底是充滿討好,奉承,而不是自然,尊重。是對讀者的欺騙。
一些人分析目前成功的寫作者,常常用能引起讀者共鳴,喚醒讀者已沉睡的隱秘覺悟,他們是強大的傳播帶動者。更多的成功則是金錢上的收益。
一個人成功不成功的標準是用他賺到金錢的多少來衡量的,而不是他帶來的無形的價值,比如類似一些自我成長。
說錢俗的人,都在努力的做著一個俗人。我也是,終究不能免俗。
02
辦公桌上雜亂無章,像此刻的內心。情緒壞到極致,傷害了一些親近的人,不能自控。
她也說,她剛對著自己母親怒火吼叫。朋友圈里轉載來的一篇文章里寫到,在外客氣端莊,在家面目猙獰不是一個有教養的人。
教養就是前后一致。不一致是虛偽。不做評價,只對她說,最親近的人不會離開你,知道這一點,所以肆無忌憚。要珍惜,改變。
她還說,最近身邊有一些負能量。
我問,解決了嗎?
沒。
讓我試試。
空白了十分鐘。她說,這需要自我調節,別人安慰沒有作用。
剛好書上看到一句話,特別應景。人除非自己醒來,無人可以憑靠。任何事都是如此。
03
趁沒有工作,看了幾個小時慶山的文字,內心細膩,感情豐富,洞察明晰,一個場景,一段對話,一個瞬間都能思考出令人深省的文字。
生活中一定是個善于發現記錄的女子。決定看齊,學之。希望將來有如慶山一般修為,悟性。寫出更好的文字來,也能帶給你們一些更深的力量。
成長是一段自省的過程。
放下黑色尼龍布料的書包,掏出電腦,泡一杯速溶咖啡,咖啡是一位美麗的女子從云南帶回來的小??Х?,炭燒口味的。
用一個長方形草綠色的編織錢包袋子裝著,袋子上繡著好看的刺繡,是常見的旅游景點產品,也是有特殊意義的。朋友外出旅游被惦記的味道頗好,證明你是被人牽掛愛著的。
咖啡略甜,甜的不像咖啡,像奶茶。也喝掉了一大半,不想浪費,更不想對情誼的輕浮。
以前覺得,去咖啡店喝一杯20多元拿鐵是小資,是神經病,不如買幾斤青菜務實,也被理解成會過日子的女子。
后來明白,是自身沒有達到可以支撐小資水平的經濟能力,一天一杯20多元的咖啡在一些人的生活是常態,就像我們吃一個幾元錢的士力架那般。
層次不同,感悟不同,理解就不同,也都是合理存在的。
04
周末與友人的生日午餐中,談論各種代購,化妝品品牌,眼霜,精華,面霜,氣墊,一大堆。日本的,韓國的,美國的,唯獨沒有中國的。我說是太崇洋媚外了嗎?朋友的朋友說,是國貨真的不好。接著,從化妝品變成了老公,孩子等的生活瑣碎。
生活需要有營養的東西充實內心,比如書籍,文化,工作。也需要不用思考的環境,不用小心的人,放松休息,回歸自然。
慶山說,出現在身邊的人不會無緣無故。人生總有一些時間用來虛度,希望生活留下真正有效和珍貴的內容。
過生日的朋友說,一會一起拍個照,她要發朋友圈。另一個朋友說,就你長的美,你自拍就好了啊。親近的人才會說出稍微放肆的話。我說,拍啊,拍啊,反正這邊沒有什么朋友,襯托主角才是偉大。
最后可能是因為烤肉太過美味,我們一致都忘了這件小事。
想起朋友圈一些小肚雞腸的人說曬朋友,曬美食,曬禮物是裝逼。
他們不知道的,生活中一些記錄在以后的日子里回頭翻看會格外重要,有意義。愚昧的人是體會不到這種樂趣的。
復雜的人內心才會有各種扭曲,簡單的人看到的都是干凈和純粹。
05
在姐妹群里問了下各自的現狀,說沒事大家匯報下近況,挺好的。沒什么大事發生常常也是最好的事情。平靜,安心。
微博上看到一篇推薦民謠歌曲的文章。很多是不知名的樂隊與歌手。民謠本身就是小眾群體,能一直堅持的人才配的上熱愛兩字。宋冬野和趙雷都火了,民謠開始被更多的人傾聽。
想嘗試去咖啡店坐一天,聽一天沒有聽過的音樂,寫一天字,寫店員,寫鄰桌的客人,寫店外的人群,終是沒有這么安靜,沒有一絲干擾的某一天。
想尊崇自己的內心,寫自己喜歡的文字,然后,能帶給你們一絲有力的思考就算是此刻能想到的關于寫作最佳的狀態吧。還有,賺一點點小錢。
以前的文章大多都是1200—1600字,想多寫一點,突破自己,至少每篇2000字以上吧。
繼續把慶山的文字看完,好的思考值得一讀再讀,帶給自己不一樣,也從未知曉過的延伸美好。
今天告終。期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