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絕哭
你在江南的秋雨中抬頭望天,一片云飄來塞外苦寒的淚珠,于是滂沱的淚雨淋濕了夢中并不遙遠的長城,你用深情的遠眺丈量相見的距離,似只有一步之遙。
不帶行囊,只將窗下堆積的思念與牽掛,細細密密地縫織成相思的寒衣,緊抱于懷中,遙望風吹來的方向默默啟程。
關(guān)山冷月映照著漫漫長路。你深深淺淺的足跡印遍重山復水的崎嶇坎坷。叢叢野花,在你披風帶霜的身影后盛開成執(zhí)著的艷麗。
一路風塵,一路讀閱兵刀殺戮,遍野哀鴻,讀閱了暴虐殘忍的鎖鏈下,多少離散的清淚與絕望的哀號。
一萬里長城,一萬雙苦候的眼睛,一萬座血淚澆鑄的墳塋。
長城對視。長城無語,卻似一聲凝固的嘆息。你幸福的憧憬終在瞬間冰冷成一具永不瞑目的骸骨,深深楔入長城堅硬而丑陋的體內(nèi),化為一縷亙古流浪的冤魂。
歷史在那一刻閉上了冷漠的眼睛。
萋萋荒草在北風中瑟瑟顫栗,一如你瞬間枯萎了的心。
寥廓的天邊,霞光似血。血從你光潔的額頭和烏黑的秀發(fā)絲絲滲出。血已淹沒了你絕望的心和荒涼的眼神。你的淚流成了所有的河,流成了命運的情天恨海。于是海水也咸了、澀了,咸澀如你無盡的悲憤。
最后一絲聲音喑啞了。淚已流干,狂風的怒吼,暴雨雷電的咆哮,就成為你無聲無淚千古絕哭的回聲。于是砂石泥土筑成的長城竟也有了血肉的靈性,它冷漠與麻木的軀體開始簌簌而抖,而后轟然撲倒在你慘然的腳下,綿延成八百里懺悔的丘巒,卑怯地仰望你曠世絕哭的雕像。
一道凄婉美麗的風景在千年萬年的凝望與嘆息中定格。
一部生死之愛的經(jīng)典從此誕生。
李清照·夢之舟
那時候你已人比黃花瘦。西風颯颯,早已吹去了雙溪無限春光,誰還在記憶的湖面上輕泛起 ?艋小舟——居然載不動這生死相別的許多愁!
久違的風景不再停駐于你緊閉的窗前。凄凄慘慘戚戚切切雨聲,抖落了江南一葉若癡若醉的詩帆,平平仄仄的波紋,是誰深情守望的眷戀?
欲渡生與死的河界,再牽夫君柔情的手臂,同醉于繁花似錦的春色中。
江南的雨淅淅瀝瀝。許多婉約的故事在鶯飛草長的江南茂密地生長。一簾幽夢,紛落于梧桐雨的韻腳里,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就讓暖風去探問消息,如果重逢還會有期。
你這清麗照人的魂魄,于歲月的門檻外,借一柄死亦做鬼雄的長劍,將滿樹詩詞姹紫嫣紅的花瓣,削落于清浪亮波的相思河中,讓寂寞時光柔情地讀你。
林黛玉·葬花
冥冥中一份千年的約定。
一顆頑石被天意的手點化成翩翩少年,徜徉于富貴榮華的樊籬中,癡癡癲癲地演繹著風花雪月的 萬種風情。
于是水做的女兒便將他困在了柔情的島嶼。
塵心俗夢豈能輕易堪破。一個冰清玉潔的女子在花叢中愁腸百結(jié),如飄飛的柳絮,在塵世的凄風苦雨中日漸憔悴,柔柔的心事,竟也消瘦成了滿園的殘紅敗綠。幽怨的葬花人,肩荷一柄不堪承負的小鋤,哀憐地掩埋那些春的精靈,任花的魂魄解讀一生的惆悵與凋零。既已為花覓得了一方棲身的泥土,既已讓冷傲的嬌艷包裹了多愁善感的內(nèi)心,又何苦哀婉凄絕地吟唱癡心的挽歌?
前世的恩怨,注定了今生傷心的塵緣,注定了須用一生的眼淚償還他。花開花落的宿命浸透了紅顏薄命的自嘆自憐,秋風秋雨的愁緒撥不亮病榻上那支微弱搖曳的燭光。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焚毀了如泣如訴的相思之約,愛恨纏綿的素箋上,仍會有欲說還休的淚痕么?
——來生莫做癡情人。嫁與東風,不教春來管!
李香君·桃花扇
千古明月像一只孤獨的眼。
秦淮的燈火淹沒了清冷的月光。一河秋水,流不盡天涯歌女幽幽咽咽的情和淚。 倚窗遠眺的你悵然守望那一條凄然的歸途。緊握于手中的折扇上,盛開的桃花嬌艷欲滴,像一腔相思的淚、忠貞的血。
十里秦淮十里歌。畫舫花船依然輕蕩起鶯歌燕舞的盛世繁華。
塞外狼煙滾滾又起。如絲如織的江南雨飄落在山河破碎的夢里。笙歌絲弦的裊裊余音掩不住故土家園鐵蹄下凄慘的悲吟。
一個煌煌天朝在遍地烽火中轟然倒塌。
肅殺的秋風中,是誰帶走了你蘭心蕙質(zhì)的純情,讓一葉前朝沉重的孤帆,載負一個翩翩才子復興故國的奔走呼號,于煙雨迷蒙中逐漸模糊……
歲月滄桑。又是誰打碎了桃花扇的夢想,打碎了你深印著亡國之痛的心靈中,一個卑賤而高貴的歌女那最后一份燦爛的憧憬和慰籍——夢牽魂繞的相聚竟成為悠悠綿綿的千古遺恨,心中的偶像卻早已將國恨家仇的傷痛與操守輕賤地換取了紅翎烏紗的施舍……
一個文人的氣節(jié)終未能綻放成你心中永遠圣潔的桃花。
一座男人的雕像在你心中轟然倒塌。
桃花瓣紛紛飄落。你心底的血濺落于玲瓏的折扇上,燦若桃花。
——那是一朵血淚浸透的桃花啊!
桃花扇,一個詩意的歌女痛徹肺腑的愛與恨!
一份忠貞與柔情無聲的悲泣和絕望!
作者簡介
王星荃,本名王興全,男,七十年代出生于甘肅省古浪縣大靖鎮(zhèn),一個酷愛文學和音樂的殘疾人,自由職業(yè)者。1993年開始陸續(xù)在《甘肅農(nóng)民報》、《武威日報》、甘肅人民廣播電臺等處發(fā)表作品。代表作有:詩歌《黃土地,我心上的結(jié)》、《燕子》;散文《父親的手錘》、《盲歌手》;新聞評論《還是保險好》、《農(nóng)村回鄉(xiāng)青年心態(tài)透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