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已經進入2017年,和大多數人一樣,你可能會為2017年設置一系列的目標。如果你是一位企業家,或者你想要成為企業家,那么就幫自己一個忙,做一個讓2017年成為最美好一年的決定——停止相信那些流傳甚廣的硅谷"謊言"。(本文為譯文)
我在科技行業工作了20多年,在小打小鬧的創業公司和世界科技巨頭都工作過。創業之路上我讀過許多書,從史蒂夫到布萊克到彼得再到蒂埃爾,他們都給予了我重要的啟示。如果你只是在線閱讀硅谷的系列出版物,在科技聚會上將你所聽到的只言片語作為圭臬,那就要小心了。出版物和講話中有許多追求轟動效應的內容,不少聽起來很贊,但其實錯得離譜。這里說我最"喜歡"的三個誤區:
失敗是偉大的。
史蒂夫-喬布斯是上帝。
最好的企業是由那些20來歲的人創建的。
對失敗的贊頌
"失敗是偉大的,要經常失敗,盡快失敗",我相信你經常會聽到這類格言。企業家們經常遇到失敗,是因為我們都想要完成前人未有過的壯舉,但腳踏實地地一步一步實現則更為現實。這就是為何我們的成功是不朽的,但這也是為何我們中的大多數都在成功之前,經歷了多次的屢敗屢戰。
失敗是過程中的一部分,但它并非我們的目標。
將榮耀歸于失敗是錯誤的,失敗并不好。比這更糟的事便是你的失敗。我曾與一些最好的企業家們在科技行業一起工作,我可以告訴你,他們絕對不期待,也不會慶祝失敗。我的一位早期投資者曾告訴我,要不惜一切代價避免失敗。我們所要做的事是研究別人的失敗,從中學習并打敗他們。這話我一直沒有忘記。“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我們都明白失敗是通向成功之路的一部分,但是我們并不需要失敗。當失敗降臨時,你會發現,你失敗的次數和成功的次數并沒有關聯,這才是真相。當你擁抱失敗帶來的教訓時,你不應該慶祝。取得勝利才是人生這場游戲的目標。失敗只是過程的一部分,絕非我們的目標。所以不要告訴你的團隊失敗是成功的,這樣會造成誤解。團隊成員會輕視失敗的影響,他們的道路也會沒有目標。
史蒂夫-喬布斯真的不是上帝
我討厭這個已經很長時間了。我閱讀過的每一本關于成功的書,看過的每一部關于成功的視頻,都會講到史蒂夫-喬布斯和比爾-蓋茨。我已經閱讀了他們生活中最好的和最壞的部分。我也曾經在蘋果和微軟工作,和喬布斯及蓋茨一起出席會議。每一個人都說他們有著絕對正確的智慧,非常令人驚訝的敏感,對于拋給他們的每一個概念都有難以置信的理解力。
你的天賦橫溢,不是用來讓你成為混蛋的。但是媒體卻將成功的領導者和他們偶爾脫線的性格舉止錯誤地聯系在了一起。要成為蓋茨和喬布斯那樣的人,并不要求你像從媒體中獲知的信息那樣模仿他們的糟糕行為。因為,你并不需要成為一名壞蛋才能成功。用Netflix的CEO里德-黑斯廷斯的話來說:“不要容忍那些聰明的混蛋,因為他們會耗費大量的團隊成本。”還有,除非你像喬布斯那樣是百萬分之一的天才,如果你發現自己一開始就是個混蛋,那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將失敗得很快。“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在1995年斯坦福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史蒂夫-喬布斯說:"不要浪費你的時間在別人已經度過的生活上,它已經被別人擷取了。"我們不要試著變成某個人,因為你根本就不是某人。更糟糕的是,我們讓自己模仿如書本中所描寫的喬布斯和蓋茨,這實在是最糟糕的事情了。
喬布斯擁有偉大的時刻,也有糟糕的時刻。如果你認為自己需要變得自大傲慢才能成功,請再三思量。是的,許多偉大的領導者看似不太理性,他們的團隊也并不對此報以期待。但是,最偉大的領導者們都明白一點,建立團隊并尊重,信任,傾聽他們,這才是應當始終如一的可靠方法。你可能會輝煌,但是無論你有多聰明,你的才華并沒有給予你成為混蛋的權利。所以,拼命工作,拼命玩,這才是最贊的。
年輕不代表能創業成功
Facebook,Apple,Google,Instagram,Snapchat和Box等巨頭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創始人都是在20來歲的時候開始了巨頭之路。當我們閱讀了太多關于這些巨頭的新聞,我們或許會認為,年輕是創業成功的必要條件。
經驗常常覆蓋了捷徑和偶然的幸運。
如果你在舊金山,保羅-阿爾托等地的咖啡館流連,你會注意到大量穿著牛仔褲的年輕企業家,在MacBook上打字,或者做Growth Hacking(一種通過技術獲得用戶增長的方式)。這樣也容易讓人認為,要想成功,企業家必須年輕。
這看起來似乎是正確的,但實際上如果我們看看這個話題的實際數據,你就會發現創業成功需要更多的是經驗。那些年收入百萬美元以上的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實際平均年齡是39歲。“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因此,盡管將青年和創業成功聯系在一起是一個讓人難以置信的觀念,但實際上,經驗往往覆蓋了捷徑和偶然的幸運。
盡管我也很喜歡Growth Hacking。但我并不是那種毫無經驗,靠著天賦就能創業成功理論的忠實粉絲,那些最好的企業家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為經驗。在我的理解中,經驗是那種"當你沒有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時,你實際得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