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是好還是不好,是個答案兩可的問題。每個人都有過痛的感覺,或凝噎哽咽或痛徹心扉,偏生專家說痛是為了保護自己,被火燙著的手會立發縮回,被打了會蜷成一團。現在,有的人被拒絕會痛,被拋棄會痛,縮在一個角落,不再期待,不再掙扎。生命會有怎樣的痛點呢,大概就是戳到心里一個柔軟的地方,或是堅硬的地方,柔軟和堅硬是相對的,但都會痛,誰說不是呢?
我閱畢全書沒有具體定位到那種痛來自哪里,只是在閱讀的時候有那么些時刻來到缺水的甜水灣,來到斗棋盛行的甘家旺,看著淚山雪水化開,看著銀城逐漸擴大,地圖上從沒有過甜水灣,也沒有了甘家旺,會聽到九爺夫妻的斗嘴,會聽到阿甘的神來之筆。若有若無的鄉土氣息襲來,不是銀城人多少能體會到些許銀城的野蠻生長。忽然驚覺,也許自己從來沒有真正看清家鄉的模樣。有些情懷不是說來就來的,觸動和啟發才顯得自然,自然的真意即是沒有雜質,純粹。
痛點比笑點對生命的錘擊更有力量。這種痛點不具體,彌漫在書中各個角落,來的猝不及防。痛的感覺讀者和主人公的是不一樣的,主人公的痛在9爺飛走的時候,這在阿甘的荒誕世界里體現不明顯,但在阿甘母親身上,這種痛是明確的,觸痛淚腺的。極至我作為讀者的痛則在九爺夫妻兩在一起的時候,那種溫情,那些支持。作者筆下的幽默和靈犀,自然有人為的手筆,但是生活也有它貫常快樂的一面,因為有愛,所以有歡樂,大致是這么個道理。這種痛點更多來自缺失帶來的遺憾,是一種哽咽的痛。九爺說人都是這樣的,沒什么,想什么,沒有什么愛叫什么,沒有什么愛什么。
于人生而言,最大的痛莫過于遺憾。生命的價值再過華美,終歸是出生至死亡這一段過程,離開這一過程僅剩兩個點,一切也就失去了意義。我們該正視這樣的痛點的,每當我們想說如果xx的時候,想必是被刺痛了。停駐在這樣的痛點周圍是常有的事,遺憾總是產生是因為痛了卻沒有悟。在一如既往的刺逐漸扎至內心深處的靈魂,習慣了,麻木了,也冰冷了,但有的靈魂柔軟包容,荊刺開出花來,在那些承痛的地方散出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