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 天氣霧轉晴
積分制管理隨想日記
2017年9月5日 星期三 雨
1.幼兒園、小學低年級積分可以用獎卡。教師主要抓好小組課堂和課外活動的捆綁獎扣分,可隨時在教板一側記錄小組積分,下課后由班級積分長記錄各小組得分,激勵小組協作互助;各小組組長根據老師獎分,隨時給受獎人加分,或者由受獎人自己記分,小組成員每天下午放學時間審核,簽字,每周由積分員進行統計,分解工作量,提高流暢度。
2.獎項和獎品的設置需要根據學生需要,征求學生意見,留意學生需求,不斷開發豐富,按照柴局長“重精神激勵”的指導,大力開發非物質性獎勵。
3.積分管理體系既要突出“主責主業”的權重,加大獎扣分分值,同時又可以考慮協助每個學生制定自己的個性化獎分目標,對每個周(月、年)實現個性發展目標的同學,給予10-50分的獎勵,促進學生合格加特長,全面而個性化發展,對于助學團成員可以給予一半獎分。對于非“主責主業”項目的獎分分值要壓低到1-2分,既可以避免“不務正業”“舍本逐末”的情況,又能全面激勵肯定正向行為。
4.對于能解決學校面臨難題的有效建議舉措,學校應該給予重獎,從而達到眾籌智慧,實現突破性、蛻變式發展的目標。
5.可以把學生的積分排名與助學、特殊學生的成長結合起來,使助學金發揮更大的作用。
6.積分制管理,人性化是靈魂,分數是載體,獎扣分是基本方法,正負激勵、獎項設置和獎勵內容是動力源,積分制管理核心體系(體制)的科學性決定實現總目標的效度,軟件是重要支撐平臺,根據積分制管理理念所進行的機制設計是核心技術,堅持運行才能形成自動自優化機制。
7.各學校的校級積分制管理交流群、各班級學生家長交流群與市級“積分制管理試點學校工作群”“平度教育積分制管理研究小組”兩個大群進行精彩分享的雙向互動,各取所需,甚至可以邀請其他學校的積分管理落地先鋒到自己學校中客串。這種交流是全市17.2萬學生的父母34.4萬人與在職教職工1.27萬人智慧的交流碰撞。
不成熟的隨想,隨時記錄,交流碰撞、拋磚引玉,與大家共同交流、探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