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鑄忠誠、強擔當,贏得主動與未來
“這么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愿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019年3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出訪意大利期間的肺腑之言,感動人心。
古今中外,從來沒有哪一個政黨或群體,像中國共產黨這樣,為了人民幸福、為了民族利益,不畏一切挑戰和風險、不惜付出鮮血和生命。一百年來,正是因為我們黨有一大批像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廖俊波、黃文秀這樣的黨員干部奮勇爭先、擔當作為,才團結帶領人民不斷開創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
在《求是》雜志新近刊發的習近平總書記《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這篇重要講話中,總書記深刻指出,“干事擔事,是干部的職責所在,也是價值所在”,勉勵年輕干部“勇于擔當、善于作為”,進一步為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樹立了重要準則。
“擔當和作為是一體的,不作為就是不擔當,有作為就要有擔當?!睘楣俦苁缕缴鷲u。做事總會面臨風險,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四平八穩、順風順水的事。正因為有風險,才需要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F實中,有些硬骨頭不好啃,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心力,還可能要擔風險、擔責任;有些難題牽涉面廣,短期內很難有大的突破,卻又必須破題、解題。面對這樣的情況,共產黨人該如何應對?習近平總書記回顧當年在福建工作期間推動林權制度改革的故事,以切身經歷為年輕干部講明“越怕事越容易出事,越想繞道走矛盾就越堵著道”,“做事要有魄力,為官要有擔當”這樣深刻的道理,并對廣大黨員干部提出明確要求:“凡是有利于黨和人民的事,我們就要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大膽地干、堅決地干”。干事業、抓改革,必然觸動現有利益格局,動一些人的奶酪,以致引發一些爭議。這樣的情況,現實中并不少見,怎么辦?總書記強調,“因為怕爭議而縮手縮腳,該干的也不干,這不是共產黨人應有的態度”,對認準了、實踐也證明是對的事,要義無反顧地做下去,同時最大程度爭取理解和支持,虛心接受合理意見、積極改進工作,“堅持下來了、做成了,爭議自然就煙消云散了”。
中華民族具有敢于擔當和斗爭的優良傳統,這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始終生生不息向前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笆坎豢梢圆缓胍悖沃囟肋h”“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名言警句廣為傳誦,體現了中國人勇于擔當、敢于斗爭的精神。中國共產黨誕生于國家內憂外患、民族危難之時,一經成立就肩負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使命,勇于擔當、敢于斗爭是我們黨與生俱來的風骨與品格。在革命、建設、改革的進程中,一代代共產黨人發揚擔當和斗爭精神,盡心竭力為黨工作、為民造福,英勇無畏捍衛黨和人民利益,無論面對多么復雜的矛盾、多么嚴峻的危機,都敢于挺身而出、迎難而上,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
擔當和斗爭精神標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風范。進入新時代,我們黨肩負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使命,需要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要充分認識這場偉大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不斷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要求“領導干部要敢于擔當、敢于斗爭,保持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增強黨集中統一領導的優勢、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強烈責任擔當、進行偉大斗爭的堅強意志和高超本領,有力證明勇于擔當、敢于斗爭才能贏得人民擁護、贏得主動與未來。
當前,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新征程上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復雜,需要黨員干部發揚擔當和斗爭精神。中國共產黨勇于擔當、敢于斗爭,根本在于黨除了人民的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私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擔當和斗爭是一種精神,最需要的是無私的品格和無畏的勇氣。無私者無畏,無畏者才能擔當、能斗爭。”心底無私天地寬。有了無私的品格,才有擔當的自覺和斗爭的勇氣,才能做到在急難險重任務來臨時沖得上去,在風浪挑戰來臨時絕不退縮,在誘惑考驗面前頭腦清醒。我們要始終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堅定對黨的忠誠,永葆對人民的赤子情懷,不被私心雜念所擾,不為名利得失所累,以寬廣的胸襟謀事、干事、擔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