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十年前,雜志業開始注意到“大叔”市場,市面上開始陸續出現以40歲以上男性為對象的刊物;但當時那一波(至少在臺灣)并沒有持續很久。
原始報導:LEON創刊編集長による月刊誌「ジジ(GG)」創刊 ファッションから相続?遺産まで掲載
十年前在日本發起“壞大叔”風潮的LEON雜志總編輯岸田一郎擔任創刊總編輯的新雜志“GG”要在六月發行,這本完全針對50歲以上的大叔所發行的雜志,所企圖的就是這群口袋有錢又有閑的大叔們,如何過人生的另一個階段的生活,看來市場行銷中除了兒童市場、女性市場之外,壞大叔市場也慢慢被重視了,只是這本雜志如果用這個名字進來的話,會不會就GG了?(攤手)
十年前臺灣也有人創了幾本針對中年男性的雜志,像是《歐也基生活志》、《M Society》等等,但都只撐了一期到三四期左右就無以為繼了。
當時我把這些雜志都買來研究,發現幾個問題:
- 一群二三十歲的編輯想告訴四五十歲的目標讀者怎么享受人生(年輕不是不好,但這兩個世代的腦筋差異不?。?。
- 一群收入相對較低的人想告訴相對較高的人怎么享受(前者想像中的)人生。
- 從內文選材表現出來的是,在這幾份雜志編輯的心目中,中年男性除了手表、汽車、女人之外,就沒有別的生活享受了(雖然這些內容確實賣相比較好、也容易拉廣告)。
所以就沒下文了。
但現在要做這類雜志,除了上述問題之外,還得面對紙本出版不景氣、制作精準定位內容所需的成本、以及選材難度等等問題。
不過話又說回來,相較于比較年輕世代,或許中年大叔對高質感紙本雜志的接受度會更高吧。
補充一下:
摘譯前引日文報導對GG雜志的介紹:
GG月刊預定在6月24日創刊,發行量5萬本。目標讀者是50至60歲、身心仍?然健旺、擁有豐富人生經驗、生活態度仍然積極的富裕人士。這個世代稱為“Golden Generations”(也就是“GG”縮寫的由來)。
內容方向包括時尚、汽車、機車、旅行、高級醫療、健身、手表、不動產、遺產與繼承、博奕娛樂、給孫兒輩的禮物挑選、對更上一代的照護、美食等等。
從這些說明看來,《GG》的目標讀者是年齡層更高的人士;雖然這個族群或許是紙本雜志更理想的目標,但內容的豐富度和精確度也更加挑戰。不要說是二三十歲的世代,即使是四五十歲左右、社會經驗不夠豐富的編輯,都不一定做得來這些題目。
(老子活到五六十歲,什么事情沒見過,豈能讓你們隨便耍大刀?)
當然,最理想的狀況,是募集一些類似年齡層、社會經驗也相當,而又具備工作意愿的老編輯們一起來做;如果能找到這樣的編輯群(當然還有廣告營銷支援),應該會相當有趣。
至于像是醫療、遺產、照護等等專業度高,而且確實是五六十歲年齡層才會感受到重要性的切身問題,應該就得借助外界的專業作者和諮詢單位了。
對于中高齡讀者而言,這些也確實是從其他地方比較難找到的資訊(這些讀者比例上對網路查詢相對不熟悉);所以如果能持續提供有用的指引,確實也是一大助益。
以日本的雜志市場而言,5萬份發行量算是相當保守(不是很適合直接比較的參考數字:漫畫雜志在日本曾有超過300萬份發行量);但作為這類雜志的目標讀者,我對《GG》也有些期望:希望它能抓到目標族群的心、也希望它為紙本出版市場帶來一些來自大叔的活力。
再補充一下:
前引日文報導的開頭提到,GG創刊總編岸田一郎原本也是另外一本熟齡雜志《Maduro》的創刊總編。
“Maduro”這個西班牙文單字,相當于英文的“Mature”,也就是“成熟/熟成”的意思;一般比較常見于形容“陳放熟成的雪茄/煙葉”。所以并不意外的,《Maduro》看名稱就知道也是針對中年以上男性而設計的雜志。
事實上,《Maduro》的定位跟《GG》幾乎完全相同;至于岸田為什么會另外再創《GG》,我也還不知道,查查背后的故事再來增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