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我最喜歡的運動,跑步吧。其實我對于運動沒什么天分,上小學的時候參加運動會得過獎也是跑步,覺得只要向前跑,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的束縛,跑步可能對于我來說是最簡單的,所以這還算我比較喜歡的運動。
今天想到這個,是因為剛看完《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火熱開播了很長時間,當時的票房很高,獲贊無數。當時我還是某播放器的會員,可以提前看,直接下載完就忘了,直到今天才想起來,于是哄女兒午睡后看看如何催淚。
然后真的落淚,又想起了我和父親的點滴。
01
這是一個虎爸的故事。
我對印度知之甚少,但是也從網絡上或者新聞上知道這個國家重男輕女多嚴重,女性社會低下,被侮辱、性侵、暴力、童婚······現在在中國動不動大家就會覺得男女不平等,想找到女性在家庭和社會的平等點,可是在印度,真的是非常的不平等。
比如吉塔和巴比塔剪短發會受歧視,穿短褲訓練也受歧視,摔跤受歧視,和男孩子摔跤更受歧視。這不是一個家庭能改變的,整個印度都是這樣的。如果這在中國,不論別人是否真心,起碼當面都會夸一句:真是太棒了!可在印度,這簡直就是笑話。
當然,這不是在夸我們國家走在了男女幾乎平等的前列,而是我自己看完電影后的一點心得體會,發表自己的一些觀點,希望大家一起交流,一起探討。
言歸正傳,相信很多人都寫了對這部電影的精彩影評,那我對內容不多贅述,只寫我感動的地方。
父愛如山吧。
剛開始,一個多么燦爛的男人,想有兒子傳授衣缽卻生了四個女兒。失意的背后是不甘心也是隨遇而安,直到看到女兒在摔跤上的天賦,毅然決然當起了女兒們的教練。讓她們停止一切家務活,占用娛樂甚至休息時間訓練。
她們羨慕別人的自由,別人羨慕她們的人生有選擇。
貫穿始終的,都是父親沒出口的愛。
父親從來沒夸過她們,卻時刻在她們身邊,從未離開,甚至她們在體育學校的時候父親到學校附近租房子,包場電影院只為了把比賽視頻看了一遍又一遍更好地指導女兒。更是在學校覺得她們違反校規的時候,父親說出來久未出口的話:她們背負了別人不能承受的,只想為國爭光,為了滿足我的期望。就這一番發自肺腑的話,感動了學校的領導。
而就像每個人成長的縮影一樣。吉塔從一開始崇拜父親,相信父親,到后來接觸了新技巧后就覺得父親落伍,有點翹尾巴 了,甚至跟父親較量起來,到最后明白了父親永遠是自己的依靠,她取得了世界摔跤冠軍。當戴著獎牌,印度國歌想起的時候,每個印度人都熱淚盈眶,她變成了印度的驕傲。
02
我想這就像很多人的父親情結一樣, 從很小的時候我們都崇拜父親,覺得父親好高大,父親說什么都是對的,毋庸置疑的;當我們長大后或者步入社會之后覺得自己取得了點小成功,見識了父母不曾見識過的,就覺得自己超越了他們,覺得自己高了一頭,或者自己成長后接觸了更多的人和事終于明白其實父母有很多不對的地方,又想改變他們,甚至發生激烈碰撞;然后隨著年齡增長,在外面被潑了冷水,終于幡然醒悟還是自己的父母最愛自己,于是內心懺悔,于是想抓緊時間愛他們,以免子欲養而親不待。
跟我自己的成長也挺像的,當然,我不是世界冠軍。
我有一個好爸爸:父愛如山,更如海
03
我關于父親的最記得清晰又是我最小的時候,不記得幾歲,也忘了父親年輕時候的樣子,穿什么衣服,只記得有幾次他背著一個扁擔,一前一后有兩個筐,我和弟弟分別坐在里面,父親把我們挑回家。我還怕我們兩個太沉累到父親,父親卻好像很輕松,說不沉。
我六歲時,我們學校有兩個六歲的孩子提前參加了一場一年級考試直接上了一年級,但人家有內部消息,我父親知道的時候已經開學了,父親就帶著我去找學校的校長,看看能不能也讓我考一次。等校長的間隙,父親在辦公室外面的地上教我數學加減題,問我這樣的會不會,那樣的會不會,我都會,他心里就有底了。結果當然是我只能按部就班地按年齡來,但在我腦海里仍有個剪影,就是我和父親都蹲在地上,低著頭在地上寫著。
忘了是三年級還是四年級,我被學校選中參加市里的運動會,我是跑步還有別的一共三四個項目,每天運動強度都挺大的。有一次回到家寫完作業就躺在床上睡著了。等到吃飯的時候父親叫我起來喝排骨湯,我實在累不想吃,他就把我抱起來,是公主抱,把我放到椅子上,給我盛排骨,又讓我多喝湯——十幾年前都覺得排骨湯有營養。我仍然記得那天我穿著黑紅搭配的過膝絲絨裙子,黑色打底褲,頭上自己綁了紅紗,直到現在我都覺得自己那天是個公主。
然后就是五年級課間我和同學們教室外的院子玩,父親沒吃早飯,路過我們學校門口,買了幾個麻花,看到了我,隔著學校的大門大喊我的名字,我紅著臉跑向他,他給我一根麻花吃。我至今忘不了那時父親臉上有黑眼圈,很疲憊的樣子,當時心里酸酸的,暖暖的。其實我們家條件一直不好。
再就是到初中的那個暑假,我考上了高中,身邊所有的人都在勸我父親不要讓我再上了,別人家的女孩子上完初中都去掙錢了,何況我還有個弟弟,兩個人上學花費太高了,為什么不讓閨女去掙錢幫著一塊供兒子上學呢?可我父親斬釘截鐵誰說都不行,連我母親都不行,當時母親也是想著讓我到此為止的。然后,就有了現在的我。如果不是當初父親堅持,我可能不知道在哪個小地方自我感覺良好的過著,早早結婚,早早生子,然后子孫再自己奮斗吧。
我至今都記得父親堅持讓我上學的理由:人一定要自己有文化,誰有也不如自己有,自己有了,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哪怕還是平凡人,但是自己心里明白,也能教育好自己的后代,決不能渾渾噩噩的過一輩子。
我父親是高中文化,當時家庭條件困難,跟我母親一樣很多課沒上,就沒參加高考,后來有當兵走的機會他也沒走,自覺沒有出人頭地,后悔。所以才砸鍋賣鐵借錢也要讓我和弟弟上學。
父親說聽到我考上大學了,他跟母親都哭了,我自己覺得沒什么了不起的,因為我實在沒考上什么好學校,可在他們眼里,他們在外地打工掙錢,我們成了留守兒童(那時候還沒有留守兒童這個名詞),幾乎放養還能考上,又是家族里第一個考上的,怎么能不激動呢?
04
大學畢業后關于我的工作問題我們翻來覆去折騰了好多次,我不想走他們指定的路,那時候年輕氣盛不想委曲求全,各種不服,但是還是斗不過他們,主要是斗不過母親的眼淚。有一段時間我感情也不順,工作也遲遲沒有消息,還有別的壓力,平時都壓在心里,表現的很正常,有一天終于壓制不住發了一通火把門一關躺在了床上。父親砸了半天門怒氣沖沖威脅我再不開就踹門,我終于開了,可他沒有沖我發火,跟我平心靜氣談心,還安慰我說不喜歡的可以不干,聽到這句話我就哭了,我覺得有了希望。后來我們也有過爭吵爭論,這一次記得最清楚。當時租住的小屋的布置我還記得清清楚楚。
后來還是通過父親的關系找到了一份工作,工資對于剛開始干的我來說挺高的,而且對方因為跟父親打過交道,覺得父親是個值得交往的人所以對我也另眼相待。但后來發生了別的事情,挺復雜的,工資沒有那么多了,也不能離開。本來還能把自己的高工資交給母親顯得自己終于有價值了,但最后卻變成了可憐的工資不夠花,父母還要貼補。我在無力里掙扎了幾年。
直到我結婚,我也沒攢下什么工資,也沒給父母買過什么貴重東西,婚后他們偶爾還給我零花錢。我在深深的慚愧和依附中活著。
我懷孕的時候每天上下班坐公交車,當時我娘家在婆家和單位的中間,我父母都知道我公婆年紀大了,肯定不花心思給我做吃的,老公也不做飯,所以每天下班前父親都會問我想吃什么給我搭配好,做我愛吃的,我先回娘家吃完飯再回婆家。我一直到快生的前一個星期才停工回家待產,幾乎大半個孕期的飯都是在娘家吃的。
我記得懷孕那個冬天雪挺厚的,那時我和老公還沒買車,我也不嬌慣,在娘家吃飯完坐公交車回家,父親牽著我的手把我送到站牌看著我上車,特別小心翼翼。等我快到婆家要下車時給老公打電話讓他接我一下,主要是婆家附近晚上的路挺黑的,地又滑,可老公卻在電話里說你就自己回來吧,我還得穿衣服。那一刻我覺得我父親是這世界上最愛我的男人,我要好好愛他。他是我的依靠,像山;也是我的歸屬,像海。
05
其實我們家條件一直不好,小時候好過,也因為父母不好好規劃生活和理財加上超生罰款變窮了,再加上我和弟弟兩個人上大學,他們又貸款買房子,雖然現在剛剛不用還貸了但是還是緊巴巴的。當我長大后我也是過了好久才意識到父母的生活方式不對,甚至造成了我們生活上的大手大腳不會理財,不會規劃生活,沒有計劃沒有目標。但就是我懷孕的那段時間對父母改觀的,沒有人比他們更愛我,我不能這么對他們,不論他們做的什么不對,他們能力有限,不是對我不好,反而還盡可能的對我好。
每當父母需要用點錢救急我又拿不出來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挺沒用的。
我想加倍補償他們,補償他們這么多年對我的付出,補償他們受過的苦,補償他們受過的委屈。尤其是他們越來越年邁還艱苦打拼,不想子欲養而親不待,不想留遺憾。
父親喜歡喝茶,喜歡在陽臺上曬太陽,喜歡讀書,喜歡興致來了作一首小詩,我想以后給他一個明亮的陽臺,喝著茶讀著書,每頓給他做好吃的,像他平時做給我一樣、愛他,寵著他。
所以我想讓自己變得更強,所以有了現在重新努力出發的自己,我在蛻變的路上。每一個家庭都會出現一個為了家而努力拼命的人,我希望我的小家,我的大家,我的整個家都好。
所以我必須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