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京(來自豆瓣)
? ? 上了火車已是晚上九點半,安頓好笨重的行李,爬上各自床鋪。火車緩緩啟動。窗外,遠處燈火闌珊,車內,過道走廊傳來晚間音樂,乘客漸漸安靜下來,將要陷入夜包裹著的夢里。
? ? 對面上鋪的那個男人忽然手機鈴響,周遭鴉雀無聲,已是晚間十點,廣播也停了。也許怕驚醒四周的人,他有點不耐煩地小聲回答,知道了,正在車上睡覺呢!......中鋪小伙面對床壁,塞了耳機旁若無人,依稀可聽見微弱的音樂傳出。下鋪是一老人,滿口北方方言,好在吐字清晰,基本能聽懂她的每句話,但她也沒什么聽眾,因為大家都累了。
? ? 老年人估計勞作奔波慣了,并無多少倦意,輾轉難眠,開始找對面下鋪的女孩說話,問她打哪來回哪兒。那個起初躺著默默看手機的女孩,應該也沒入睡。感覺出下鋪的她收拾手機的動靜,然后便聽到她倆壓低聲音,興致盎然,話匣子全打開了。于是知道老太太是回老家,給病逝周年的老伴上墳。老兩口給在大城市辦廠的兒子看庫房,誰知老伴突然得癌癥去世。今年尋思無論如何也要去老伴墳頭燒紙,盡管兒子那兒缺人手離不了她,她還是抽空趕回來了心愿。女孩感嘆道,真是無常喲,我那才四十幾歲的小舅,也是得絕癥撒手走了,留下妻子孤兒寡母苦撐著。老太太翻過身去,唉地一聲,長嘆口氣,人啊,生命真是脆弱,要是老頭子還在,做事也能有個幫手,現在晚上一個人看倉庫都有點害怕。女孩深有同感,是啊,人有個伴兒多好,不由得聊起了自己的家世。她有個弟弟,兩個姐妹,只是家在農村,父母重男輕女,所以對她們姊妹仨沒什么感情,十幾歲就送她去打工,掙的錢分文不少地交給母親,婚后還要常貼補家用,而娘家父母的老房拆遷補償等等都給了小弟,姐妹們感到委屈,好像父母真把她們當成了潑出去的一盆水。老太太問她,那你恨你媽嗎?女孩說,恨倒也不恨,就是感覺她太偏心,眼里只有我弟,可我很幸運,因為婆家人都對我好啊。說到自己的小家,她開始滔滔不絕,幸福洋溢在話語里。在她心里,丈夫大方仁慈,幾乎完美。更好的是婆婆,看到丈夫給她買的價值不菲的衣服,婆婆不但不反感年輕人浪費奢侈,居然還說,她跟著你一年到頭辛苦,買這些算什么啊!這話讓她感動不已。老太太樂了,說,瞧,你多幸福,找個人過得開心就是好哇。......
? ? 兩個忘年之交的老少,互相傾訴著各自的苦樂酸甜。一直到快半夜,女孩才意猶未盡地停下來,老太太終于也呵欠連天,慢慢熟睡過去。夜更深了,窗外一片漆黑,偶爾迅速滑過的光亮,好似星星點燈。待到天明,老太太要獨自去祭奠老伴,女孩則說要回公婆家看望老人和孩子,再去趟附近的娘家,雖說她依然對母親的不近人情無法釋懷,可還是想去看看自己的媽。
? ? 第二天清晨,被窗外的亮光刺醒。下鋪的兩位昨天雖睡得晚,這會也起來了。一抬頭,看見床鋪邊上垂下一只腳,接著一個長發女孩敏捷地順著我的臥鋪腳踏爬下來。熱情的下鋪招呼她坐下,沒一會,下鋪便擠了幾個人坐一起。長發女孩說父母嫌她老是漂來漂去不穩定,希望研究生畢業的她去考公務員。她不愿意,因為熱愛她的英語培訓老師工作,此次回來是看望父母。旁邊的男人表示能理解年輕人的選擇和抱負。他有兩女一子,女兒們學業優秀,都在一線城市工作,唯獨兒子讓他煩神,從小到大沒有省過心,臨近中考時還偷偷跑到縣城打游戲機,如今他從女兒處返回老家準備看兒子高考,絲毫不敢馬虎。過道里另一個中年女人也大聲地說起她那遠在成都的兒子,一邊嘆息沒有直達火車,只能一路轉車顛簸。她驕傲地說兒子17歲便參加高考上了大學,非要到成都工作,成都挺好的,可惜回趟老家太不便,她只有舟車勞頓,輾轉去看兒子。除此外,就是在成都做菜一律都放辣椒,這也讓她舉筷左右為難,尤其還有個愛吃辣的成都媳婦,唯一解決辦法是各做各的飯。......大家勸她和老伴趕緊搬去成都,這樣可解思慮之苦。她點頭稱是,只要孩子高興,以后一定賣掉老家的房,籌錢再在成都買套小兩居,和愛人追隨到他身邊。......
? ? 廣播響起,高個列車員準備換票,提醒大家別睡過頭,及時下車。前面兩個慌張的婦女拎著大包小包最先走到車門,后面有人猛然大聲喊著她們,原來她倆無意中把從城市千里迢迢帶的一包特產落床底下了。千恩萬謝后,倆人下了車。那個感嘆生命脆弱的老太太和回老家省親的女孩還有一群人匆匆告別,南來北往的人繼續趕路。
? ? ? 出了列車,正猶豫轉乘哪趟車時,身后走上前來一個陌生人,操著夾生的普通話,問我是不是不熟悉此地,需要什么幫助。一問發現其實他也是外地人,只是經常天南地北出差,對火車再熟悉不過。他熱心地看看手機,建議我轉到南站趕最快出發的車,而他則在原地等下趟車。打心眼感激這個壯實可愛的大漢。漫長的旅程有些枯燥疲乏,但是其中每個人的邂逅都是美麗的回憶。正如列車播音員甜蜜地朗誦,余音裊裊: 旅途愉快,下次再見。
(圖片來自網絡手機下載,不好意思忘記作者了,寫到坐火車,想起這張照片,謝謝您帶給我們精美的畫圖,讓記憶有溫暖的安放)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