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3文:而立虛云逸見
2017年1月12號今天羅輯思維的微信語音提到的關鍵詞是“收獲”:,提到我們應該去做一些新事兒,因為熟悉的事兒做起來駕輕就熟,而只有做新事的時候,才更有可能帶來意外的結果。
隨后的文章里闡述了奧巴馬為什么經濟改革失敗?就我對文章的理解來看,經濟不能太人為設計,經濟應該擁有許多自由動力,所以經濟改革必然會發生一些意外,而且這個意外可能將經濟拖向更好的方向。
而完全按照人為設計的思路來搞經濟,反而會把這些潛在的意外消除。它的極端是計劃經濟。
在文末的羅胖曰里,我聽到了解決問題的兩個思路,一是在舊格局里調整,這個思路最受歡迎,但解決一個舊問題必將誕生一個新問題,而且也會延誤問題的解決時機。
第二個思路是扔下問題,引入新增量,這個思路承受巨大的壓力,因為舊問題似乎沒有解決,但新增量的引入會使舊問題解決的可能性大為增加。
這兩個思路,可以說很好地總結了人類解決問題的兩大方向,作為個人,我更傾向于第二個思路。最后,老羅貼心地坦呈胸意,干點兒新事兒吧,那些早就存在的唧唧歪歪,能不理就不理。
這句話說的有點霸氣,但作為一個身處具體窘境中的人來說,這些是是一個非常好的建議。只不過在具體情境中的人,其實并沒有那種霸氣,在真正執行操作的時候,是懷著一種曾國藩式的“和光同塵”,慢慢小心翼翼地在執行。
而且當自己患有一個與舊環境不太一致的小目標的時候,那種感覺有一點像做了一個賊,盡管知道自己做的事兒不錯,但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然而不做就一點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無論成功與否,都要感謝老羅,將解決問題的第二個思路總結成清晰的文字發送給我們。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