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七月與安生,很大的感觸,好像每個人都是這樣,一個身體里藏著兩個完全相反的靈魂。
從小到大,我就是他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街坊鄰居提到我都會說這個孩子懂事,從來不要父母操心。的確,小時候的我就是這樣,認真上課認真寫作業,每門課都能接近滿分,也許是慣性思維,他們就一直認為,我是好孩子,可實際呢,初中按家庭住址分的學校是我們那出了名的混混學校,認識了幾個愛玩的好友。于是,另一個我出現了,上課不聽課,作業全靠同學幫忙,放學不按時回家留在學校里三五成群的玩,但回到家,聽話的我又出來了,父母從沒見過我愛玩的樣子,在他們心里,我一直是那個乖乖女。
中考將我和以前的朋友分開了,他們要不是上了技校要不是早早出去打工,我靠著小學的一點底子上了高中,高中三年還算老實,雖然還是不愛學習但也沒那么瘋狂的玩,壓線上了二本,來到了我的大學。
大學的我,卻是不一樣的我。內心總想約上三五好友出去喝酒唱歌嗨到天亮,卻還是老老實實帶上書本在圖書館泡上一天,老實上課,甚至會在下課時認真做題預習復習,這是從來沒有過的,學生會聚餐,雖然學姐要求吃完飯大家一起去包夜唱歌,但我還是拒絕了,吃完飯回宿舍看書睡覺,今天的班級聚會,也沒有去,在圖書館待了一天。
似乎有什么東西將那個愛玩愛鬧的我束縛住了,但奇怪的是我并不感到難過,反而覺得舒服甚至有點開心。
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兩個自己,一個喜歡肆意玩鬧,燈紅酒綠,另一個喜歡安靜休閑,怡然自得。愿我們都能在兩個靈魂中選擇到那個讓自己快樂的,不論是哪個,快樂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