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z的女兒,如愿入讀了全市重點小學,學校擠滿了全市精英家庭的孩子。為穩坐“小升初”全市第一的寶座,學校要求老師們從一年級開始就給學生布置很多作業。大多時候,一、二年級小朋友經常晚上做作業要做到晚上11點后,為保證睡眠,基本上沒有精力學習其他東西。同事Z的女兒從小喜歡繪畫,經常在課間之余就畫畫,有時候興趣來了課堂上也會畫幾筆。嚴厲的班主任曾經多次和同事Z溝通,說小孩無心學習,只喜歡畫畫,要求家長不要再送小孩去學習畫畫興趣班了,要嚴格監督小孩完成好作業。
同事Z被班主任多次約談,不勝其擾;最后她下定狠心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把女兒的繪畫興趣班給報停了。讓同事Z驚訝的是雖然女兒繪畫班暫停了,但是女兒對繪畫依舊熱愛??吹矫利愊矏鄣膱D片,小女孩會主動臨摹,而且每天都堅持練習。雖然沒有繪畫老師教了,但是小朋友每天還會自學繪畫,一年中畫畫進步也很大。
上五年級時候,小女孩班主任換成了一位和藹的數學老師。課堂十分活躍,作業也不會堆成小山,小女孩非常喜歡這位老師。為了表達自己對班主任的喜歡,在教師節那天,小女孩把自己最擅長的繪畫作品送給了班主任。這位班主任不僅對家長肯定了小孩的繪畫天賦,而且鼓勵小朋友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可以繼續學習繪畫。
通過這件事,同事Z自己開始疑惑是不是太在意小孩的學習成績,卻逐步在扼殺小朋友的繪畫天賦?如果小孩自己對繪畫有興趣,繪畫又有天賦,家長是不是要多投入繼續引導小孩往興趣愛好方向發展?
聽完她的敘述,這使得我想起了一位著名舞蹈家吉莉安·林恩(Gillian Lynne)的故事。她開始上學時,母親經常會接到老師的信件說她有學習障礙癥,她總是坐不住,集中不了精力學習,作業也不能按時交(如有這些表現的小朋友,現在很多時候會被稱為“多動癥”,在1930年還沒有這個“多動癥”詞)。在她8歲的時候,為此苦惱的母親帶他去看心理醫生。醫生聽完母親的描述后,并對吉莉安·林恩進行觀察。醫生斷定地和她母親說,吉莉安·林恩不是多動癥而是喜歡跳舞。母親很疑惑,醫生打開音樂,在母親和醫生離開房間后。音樂響起來的時候,吉莉安·林恩站起來,隨著音樂跳起舞來。醫生對她媽媽說:“太太,小吉莉安沒病,她是個舞蹈天才。讓她去上舞蹈學校吧?!?/p>
上舞蹈學校后,小吉莉安如魚得水,通過自己的刻苦訓練成為著名的舞蹈家。她同時還是一名著名的舞蹈編劇,她有響譽世界的經典作品《貓》和《歌劇魅影》等。
家長、老師在小孩成長過程中都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作為成人的家長,我們更應該仔細觀察小孩的愛好、興趣點在哪里,不要把小朋友的天賦扼殺在搖籃里,讓小朋友世界又少了一盞明燈。
有一位小朋友L,從小也喜歡畫畫,而且畫畫在一年級的時候還在學校獲得過小榮譽,大家都贊揚他這方面很有天賦。很多人建議家長培養小孩去繪畫興趣班學習,由于小孩的父母雙方都是普通打工者,每天都為了生活在忙碌,對小孩教育投入關注的比較少,雖然打工每年有不菲的收入,但是他們覺得L小朋友只要學習成績好就可以,再學繪畫家長擔心他會影響課業學習,而家長們也無意投入更多時間和金錢送他去繪畫班學習。
等到L小朋友上初中的時候,繪畫的作品還是停留在小時候的水平。小時候他的繪畫會得到眾人的夸獎,現在他水平沒有進步,再也沒人為此夸獎過他,此時他也不再喜歡繪畫了,遺憾地錯失了學習繪畫的最好時期。
另外有一個朋友X,她的兒子從幼兒園開始就很喜歡繪畫,一直到中學都在邊上學邊學習繪畫興趣班。在面臨高考選擇專業的時候,X希望兒子學習財經經濟類專業,方便于以后就業找工作。可是兒子因為從小就喜歡繪畫,夢想就是要考中央美院。
X夫妻經過與兒子的溝通后,最后兩夫妻被兒子的執著和熱愛打動,同意了兒子的想法。由于是自己心中熱愛的專業,所以小男生學習繪畫十分刻苦,再加上他的文化成績優異,在去年高中畢業時候順利地考取了中央美院。
很多時候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孩子某些喜好、特質和興趣愛好,假如吉莉·安林恩沒有遇到那位醫生或者她的母親沒有去尋找醫生幫助,世界上又少了一位偉大的舞蹈家。小孩成長的路上,也許會有很多種選擇,很會有很多種嘗試,作為家長們,更應該是小孩的伯樂,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睿智清醒的頭腦,多給孩子一點關愛和包容,才能為小朋友創造更多的機遇和樂趣,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作為家長的你,現在是在扼殺孩子的天賦?還是在發現他的閃亮點?歡迎您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