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湖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博士“三下鄉”科技服務團橋梁安全檢測組于洞口縣毓蘭鎮進行橋梁安全檢測工作。本次檢測由副教授周聰老師指導進行。
由于拱橋有構造簡單、就地取材和耐久性好的特點,因此鄉村中年代久遠的橋梁形式多為拱橋。通過采訪村落的村民了解到,因地理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大部分橋梁都處于“有人生,無人養”的情況。在調研過程中,實踐團也發現無論是新橋還是舊橋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進行加固處理和長期監測。
獅子沖橋由于河水的長年沖刷,基礎部分已經發生嚴重破壞,導致橋臺產生了不均勻沉降,出現貫穿裂縫。周聰老師針對橋梁病害作出指導,介紹了這一病害的維修加固措施,并針對有關石拱橋的基礎沉陷、拱圈開裂、側墻開裂及橋面破損等病害與實踐團成員進行溝通討論。在完成橋梁的病害檢測后,暑期科技服務團將會針對橋梁各種病害情況進行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改進建議,后續將結果反饋給當地政府,為我國鄉村橋梁安全保駕護航。
悠悠古橋,流水潺潺。湖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研究生暑期科技服務團橋梁安全檢測組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利用專業知識對鄉村橋梁進行檢測,就像技術精湛的“橋梁醫生”,為橋梁細心把脈,診斷病灶,為橋梁的安全管理提供了豐富的決策依據,有利于協助橋頭村和栗山村管理部門落實養護措施,助力鄉村安全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