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洞這個詞,平時不常用,看咪蒙的文,讓我有了靈感。
今年4月,咪蒙收到一條粉絲留言:“你要為我的人生負責”。咪蒙乍一看,懵逼了。她也不具備這個功能啊!(不知道咪蒙是誰?你Out了)
原來一個叫白雪(其實人很黑)的粉絲看了她的一篇關于結婚的文章后,堅定了不為了結婚而結婚的信念。
而且,從那天后,白雪把咪蒙的公眾號當成了自己的樹洞,每天發一條留言,幾個月后,咪蒙連她幼兒園得了幾多小紅花都知道了。
后面的故事更加溫馨哦。白雪走出了單戀造成的陰影,收獲了一份如蜜般濃濃的愛戀。大結局可是又黃又暴力啊。
可愛的白雪,找到了她的樹洞,讓她自己的情緒得到了釋放,你找到自己的樹洞了嗎?
樹洞原指樹木損失后的空心,可以隱藏一些東西,也比喻隱藏、秘密。
現在社會中樹洞一詞也多了一層更深的含義。即指袒露心聲的地方。其說法最早源于童話故事《皇帝長了驢耳朵》,說一個國王長了一對驢耳朵,每個給他理發的人時候都會忍不住告訴別人,從而被砍頭。
有一個理發匠把這個秘密藏得好辛苦,終于在快憋不住時。就在山上對著一個大樹洞說出了這個秘密。結果從此這樹上的葉子只要放在嘴邊一吹,就會發出“國王有驢耳朵”的聲音。
而在電影《花樣年華》里,也曾經提到過樹洞這個概念。它說的是不能告人的秘密,某種內心里無法分享的糾結。但是它又讓人有強烈的傾訴欲,把它藏在胸中猶如烈焰燃燒,讓人片刻不得安寧。
但是人總需要一個傾訴的地方,童話故事里人們將心事找個樹洞傾訴,然后用泥封住,而現實社會中的人們也需要這樣一個樹洞來傾訴,心理醫生說過,傾訴有利于身心健康,這就是樹洞的由來。
我醉心于溝通領域已經13年,我的愛人是我的高中同學,我們從18歲牽手到今天,已經攜手走過25個春秋。風風雨雨,相親相愛。他愛我的程度一點都不比咪蒙的羅同學差。
我是一位實踐家。我做的都是我自己的所學所悟。昨天看到了好多老朋友,很開心。更加感動的是,他們異口同聲的嘉許了我的變化。
當你不去關注別人的評價,而執著與內心的成長時,其實,外邊也跟著變了。
我的樹洞有時是我的好朋友,有時是我的同學們,有時是我的閨蜜們,不同的人生階段,她們陪我一程又一程。
我的樹洞有時是我的愛人。他是唯一一個無論我富貴還是貧窮,無論我晉升還是落選,無論健康還是疾病,無論我開心還是悲傷,都會陪在我身邊的人。
記得我懷孕的時候,我倆聊天聊到半夜,我突然餓了。飯店、食雜店全關了(那時沒有24小時營業的粥鋪),潘同學翻了我家的冰箱只找到一只雞,就給我燉上了。
你能想象大半夜,兩口子捧著一只雞干啃的畫面嗎?20多年了,美酒佳肴享用了不少,如今的我也早已經食素。可每每回憶起這個畫面,心里都是暖暖的溫馨。
從去年開始,我學會了和自己對話,自問自答。學會了向宇宙下訂單,不斷的去實踐心想事成的吸引力法則。學會了“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零極限清理。
距離1月8號的這個信息已經過去了8個多月,行動起來,一轉身,人生從此豁然開朗!
樹洞,是一份寄托。把自己的心事寄托出去。如今,我的公眾號、我的簡書、我的微課堂都是我的一份寄托。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當情緒找到出口,回來的都是暖流。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來了,坐吧,喝杯茶!我們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