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事不對人”的實踐 - 記9.17下午HPL工作坊

前言

“對事不對人。”

這句話,我們在工作中、生活中都是聽到過的、見到過的,但是,然并卵,我們還是很少做到,很少去主動的去做到。

我也是這樣“聽到、看到卻做不到”的一個人,天可憐見,有幸在今天(2016.9.17)下午參加Ligo Wang(前頭馬大區總監)的HPL工作坊,真正的實踐了一把“對事不對人”。

正文

小游戲

故事還得從故事說起。

工作坊暖場之后,Ligo 老師安排我們做了一個小游戲:棉花糖挑戰。

利用20根意大利面條、1卷膠帶、1團細繩、1個標準大小的棉花糖,在18分鐘內打造一個建筑,把棉花糖放在頂端,要求建筑不倒。

棉花糖最高的獲勝,下圖為我們這個亞軍團隊的成果。

棉花糖挑戰成果.jpg

對這個小游戲感興趣的同學請自行點擊 Tom Wujec: 建造高塔;建立團隊| TED Talk | TED.com

可以說今天最大的收獲就是這個游戲了,當然不僅僅是上面所介紹的玩游戲的過程,還有小游戲的下半場,反饋。

小游戲思考反饋

Ligo老師給出了兩個步驟,讓我們按照這個步驟進行作答:
1、 我觀察到……(描述細節)
2、從這個觀察到的內容,我感覺到……(描述自己的內心感受)

很多小伙伴依據Ligo老師的兩個步驟來分享自己觀察到的細節,以及自己針對這個細節事情的感受。

整個反饋的分享過程中,歡聲笑語一片。

無論是反饋的人、還是反饋人所提到的事情\事故的肇事者,每個人都樂在其中,毫無緊張、壓抑等負面氣氛。

這讓我回想起工作中所經歷過的某些事后總結會議。

對比

在以往經歷的會議當中,如果是成功的事后會議還好,大家吹噓一番領導、吹噓一番自己完事。

如果是一件不成功的事后總結會議,我們會發現會議的內容基本上只有以下一種:

  • 早就說了**不行,你看他平常是個“怎樣、怎樣”的人。你看,搞砸了吧。
  • 就怪**,辦事拖拖拉拉的,一點小事都做不好。
  • ……

這就是傳說中的“責任推脫大會”,每個參會的人都在提防誰在捅我刀子,我一定要捅回來。

“不讓我好過的人,也絕對不能讓你好過。”我想,這應該是每個參會人員的心聲。

貌似我以前也是捅人刀子的人,善哉善哉。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結論

兩廂對比后,我發現正應了Ligo老師PPT上的一句話:

不帶評論的觀察是最高形式的智慧。 來自:克里希那穆提《非暴力溝通》

結語

我想,如果再讓我開一次“事故總結會”的話,我會這樣來與團隊成員對話:

  • 了解事實。
    將事實還原,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
  1. 了解動機。
    了解團隊成員的做事動機,了解相關潛在因素。
  2. 表達自我感受。
    針對事件本身,表達自我感受。
  3. 提出期望。
    對團隊成員提出期望。

真正得做到“對事不對人”。

End.

HPL:High Performance Leadership Program ,高效能領導力培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KIN 150 共鳴白狗 White Resonant Dog 公元2017年/10/20 (五) 農曆九月初一 ...
    RonaLoo閱讀 206評論 0 0
  • 圖文/伊卷舒 媽媽離去以后,她的輪椅還靜靜地立在書架旁邊。我找到一家叫“傳下去”(Pass It On)的慈善機構...
    伊卷舒閱讀 744評論 17 13
  • 后來變成了什么樣子。 日記本很久沒有再碰過,過去的人怎么也不想再聯系。不愿意再發說說發朋友圈。泛濫的情緒如...
    葉星琉閱讀 210評論 0 0
  • 聽說你心情不好, 只是聽說而已, 干城管就這樣, 挺一下就會過去! 聽說你壓力山大, 我也感覺到了, 商家那么多,...
    孫三觀閱讀 522評論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