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老師飾演的徐志摩,在《人間四月天》里說:“我甘心被情感操控了一生。”
自己一向最愛徐、林、陸的那段風流往事,看《見字如面》,第一個就去翻看徐志摩與陸小曼的情書。徐志摩真乃情癡,無論他與林徽因康河下的一吻,還是與陸小曼臨行前的對望,都美得像一首首詩。
不喜歡聽別人惡語品評徐志摩,無非說他是西門慶,誘騙別人有夫之婦。但明明陸小曼的丈夫都灑脫放手,外人又好嚼什么舌根。徐志摩愛林徽因,曾愛過;愛陸小曼,直愛到生命終結;不愛張幼儀,從頭至尾都不肯愛。只是這樣,究竟哪里錯了?
徐志摩留洋劍橋,那樣的文化與視野,封建的婚姻落在他的新思想上終是桎梏。張幼儀總聽話,甘心在家做好賢妻良母。但林徽因是多么美麗而又富有才情,聽巴赫、讀泰戈爾、寫英文書信,彼時張幼儀有哪一樣可以與她相比。徐志摩與林徽因多像天造地設的一對璧人,甚至林父也這樣想。
走的是林徽因,根本就是林徽因,不論她怎樣美好爛漫傾倒萬千青年才俊,她都是在感情里落荒而逃的那個人。是的,她怕,這無可厚非,然而所有一切都無法改變她曾親手毀壞張幼儀一生幸福的事實。所以林徽因臨終前見張幼儀,沒那么多故意,只是心中愧疚到底未能平。
至于旁人說陸小曼,就任性說吧,反正人人都說她,茶余飯后全在說她,閑來無事也總是說她。她不在意被人說,畢竟堵不上閑人的嘴。陸小曼看起來本已經太幸福,想要錢,丈夫王庚給她錢,想要愛,一家人都給她愛。如此人生還有什么不滿足?為何還要離開丈夫去寡廉鮮恥與情人婚配?可是,你們知不知道,她擁有的外物即便再多,卻仍獨獨缺著一樣。
就是選擇。
從沒人給過她選擇,青春韶華時一次愛情的選擇。
徐志摩擅情話,一下子攻入她的心,你們只說徐志摩破壞陸小曼的婚姻,卻忘記若沒有徐志摩,一個沒有心的絕色女子,再美又有什么意義。徐志摩最后死時,手邊還握有一卷陸小曼的畫作,到底用情至深,不愧是徐志摩。
《見字如面》男嘉賓老師問兩位女主持,如果她們遇到徐志摩,會怎么做?面對這樣的問題,只見她們倆笑面如花,卻都說來說去不敢妄自言語。
所以若是我呢,我遇見徐志摩。
我只更希望留著我自己,不如不愛,不如不用情,何苦明知故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