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遙望明月,雖然守著孩子,做了滿桌的美味,心里還是哀哀的想家。
十年前跟著老楊來了他的家鄉,結婚生子,原想能過上和和美美的小日子,歷經十年風雨,磕磕絆絆,疲憊了愛人心,分飛了勞燕,卻獨自一人帶著兒子小楊生活扎根在這個異鄉了。
想來可笑,當時在北京發展好好的,老楊很聽她媽的話非要回山西老家,爸媽勸我跟他回來因為在他家的地盤上他好發展,嫁為人婦就該以男人為重,現在看來我也只能呵呵,他發展的除了父輩的那間門市部,別無其它建樹,事業不見長進,脾氣玩性到長了,倒是我獨身一人,從帶孩子上班,到公司骨干,到辭職自立成為自由職業工作者,一路辛苦,披荊斬棘闖下了自己的小天地,同行業里小有名氣成就。現在父母也是擔心,朋友親戚都勸我歸鄉,可是想想放不開孩子(撫養權在他爸),守著孩子盡一份母親的責任,再者這里發展的事業,也舍不下了。也算在這安營扎寨了,已經適應了這座山城,全然沒有了剛剛來時掙命一樣的想逃亡,想回家。
我在家為長女,離婚后經濟上貼補父母的多,母親疾病纏身,跟家里弟媳也不合,幾次勸他們來山西與我同住,養他們沒問題,可父母還是舍不下家鄉,舍不下孫子孫女,更舍不下那不爭氣的兒子,父親更是好強,雖然嘴上說不要靠我們,可是奈何年齡越來越大了,養兒防老的老舊思想也嚴重,弟弟弟媳啃老啃得那個硬氣,所以家里吵吵鬧鬧哭哭笑笑的,開始還擔心,后來習以為常,也不大樂意回家趟那個渾水了。
即使這樣,每每想起家來也是萬般好,想家里菜園子里的各種青菜,母親每年春天都會播種,這幾年跟潮流還種起了萵苣,圣女果,草莓什么的,豐富了餐桌,孩子們還有了有機的小果子吃; 想村北的老鹽河,今年雨水多,父親堂弟都購置了漁網下河捕撈,老叔更是投資千把元,做了迷糊陣,補的魚比父親他們的大而肥美;想奶奶屋后的杏樹林,早春滿林花香,初夏青青的杏子,想想就流口水了。
在山西的我,時長去爬山,登高望向北方,那個叫故鄉的地方,承載了我前半生的歡樂童年青年,卻在后半生,成了我的哀愁,想見不得見,見了又覺得陌生,總覺得不如兒時那種明媚。也許,因為父母在那是家,心里的家只在回憶里了,也只有那里月亮才是滿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