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1】211餐盤不是用來放成品食物,而是用來放食材
但我選擇這個盤子的初衷并不是用來裝做好的成品的,而是用來裝食材。
知識點一:
用餐盤工具提醒自己每天的飲食符合211飲食法的搭配。
? 尤其避免主食+主食的高能量、發胖組合。
知識點二:
一個人的211飲食法,可以拓展到多人。
就主食舉例:
一人份米飯生重60g左右,5人餐的主食只要一次性稱量300g大米做熟來分即可。課程
【2】主食如何分類和選擇
吃多了容易發胖的食物有兩大類:主食、高脂肪食物
主食是我們膳食熱量的主要來源,它們的主要成分里【碳水化合物】占比比較高。
不少人主食吃太多了,就導致熱量攝入超標然后發胖。
?核心要點:
每一餐吃1拳頭主食。
每一餐只吃一份主食。
?最常見的“2份主食”的發胖組合:
包子+粥
米飯+土豆絲
涼皮+白吉饃
披薩+意大利面
?常見的發胖主食(精細主食的基礎上再增加脂肪):
油餅
甜面包
起酥牛角包
餅干(無糖餅干脂肪往往更多)
奶黃包
主食應該分成三大類,每天每一類都吃到。只要做到這一點就可以大大的降低由主食帶來的熱量,同時還攝入了更多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
?主食分類:
? 精細米面-很多人全天都在吃這一類
白米、白面制作的各種食物,還有涼粉、涼皮、粉條、粉絲、土豆粉等淀粉制作的主食
? 雜糧、雜豆
全麥面粉、糙米、燕麥米、蕎麥、藜麥等
鷹嘴豆、紅豆、綠豆、腰豆等
注意:黃豆、黑豆、青豆是高蛋白食物,不是主食。
? 根莖薯類
土豆、紅薯、山藥、蓮藕、芋頭、蓮子、貝貝南瓜等
這些根莖薯類往往會做成菜,讓我們不知不覺主食超量。
還有不少人覺得吃紅薯減肥就額外吃紅薯。其實應該采用一部分薯類替換掉第一類精細主食才對。
另外,還有些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需要注意:栗子、荸薺、香蕉、紅棗。別一次吃太多。
而普通南瓜、胡蘿卜是蔬菜,淀粉含量較低,不是主食。
課程【3】主食也挺復雜,吃錯太常見了
今天好朋友跟我說:聽說土豆淀粉很高啊,很容易胖啊,所以不是要少吃土豆嗎?
估計很多人也是這么認為的,而同時還會開開心心的去吃土豆粉。
?同樣100g:
土豆,碳水化合物含量約16.5%。
土豆粉是土豆淀粉做的,碳水含量74%。
唉,大家看了太多的片面的、碎片化的營養知識,不但沒有形成知識體系,反而變得束手束腳,而且經常出錯。
?昨天分享了三大類主食:
? 精細米面
可以不吃,吃的話盡量控制在全天攝入量的1/3.
有些朋友早上包子就粥,中午一碗面,晚上一碗粉。全天都是精細主食。
?壞處:熱量基礎,飽腹感差、維生素礦物質含量少。
? 雜糧雜豆
除了大豆類(黃豆、黑豆、青豆),其他豆都是雜豆。
雜糧雜豆維生素B族、膳食纖維含量都更高,飽腹感更強。
綠豆湯、紅豆薏米水,只喝液體沒問題,吃這些豆子吃的都是主食。
?壞處:有些腸胃功能不太好的可能會出現脹氣,口感也沒有米面那么好
? 薯類
昨天提了紅薯、紫薯、山藥,別忘記土豆也是主食呀。
我們中國人還不太適應將薯類作為主食,往往用來入菜。我們要努力改變這個固有的思維模式。
煮粥的時候,少放點米,替換成薯類,是很好的方法。
比如紅薯粥,山藥粥,同樣一小碗,礦物質含量增加,熱量降低。
?壞處:蛋白質含量相對較低,入菜的話往往伴隨一些鹽,比如土豆燉牛肉。
?今日知識點(一)
清楚的認識比第一類還要差勁的主食(零食):精細米面+氫化植物油
損失了大量的營養,熱量卻十分集中,可以稱作為空熱量食品,而且飽腹感極差。
經常吃這樣的食品,會讓我們變成一個營養不良的胖子。
?今日知識點(二)
建議把毛豆歸類于高蛋白食物,而不是主食。它很健康,膳食纖維含量很高,放在正確的分類里會更好。
花生米(煮花生、炒花生)都是堅果,堅果很健康,但是熱量集中,要適量吃。
鑒于我們比較容易蛋白質不足,膳食纖維不足,如果我想要吃零食又不想要胖,我會選擇毛豆,而不是花生。
課程【4】2拳頭的蔬菜應該怎么選
?蔬菜有多種多樣,常見幾大分類:
瓜茄類:都是果實,比如番茄、黃瓜、茄子等
十字花科:花菜、油菜、甘藍這三大類
豆科:豆角、豇豆、扁豆等
菌菇類:香菇、口蘑、杏鮑菇、木耳、銀耳等
海藻類:海帶、紫菜、海藻等
?比較特殊的就是前兩天講的根莖類:
淀粉含量高的根莖類蔬菜,適合歸類于主食:像土豆、紅薯、山藥、芋頭。
淀粉含量低的根莖類蔬菜,才適合歸類于蔬菜:像蘿卜類。
?蔬菜的混搭大法,吃出一道彩虹:
? 綠色,葉綠素:主要存在于綠葉蔬菜中,鎂是葉綠素分子中的重要元素。
綠色越深,鎂元素含量越高。若蔬菜失去綠色,說明鎂元素已經大量流失。
深綠色食物,同時還含有很多種有益的營養素,對人體健康非常的重要,富含鉀鈣鎂,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抗鈉元素的升壓作用。
葉菜的顏色越深,其中的葉酸、維生素K、維生素B2、葉黃素、胡蘿卜素、鎂元素等營養素的含量就越高,對身體健康貢獻更大。
同時,它們還富含膳食纖維和多種植物化學物(如:植物甾醇),有利于減少代謝垃圾和致癌物的吸收,促進它們從腸道排出,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減少致癌物的致突變作用。
? 橙黃色:胡蘿卜素、葉黃素:主要存在于綠葉蔬菜和橙黃色食物中。
攝入β-胡蘿卜素后,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安全、高效,是維生素A的重要來源。
維生素A為脂溶性維生素,單純補充化學合成維生素A,過量時會使人中毒。
維生素A可以維持眼睛和皮膚的健康,改善夜盲癥、皮膚粗糙的狀況。
葉黃素不僅有利于預防和緩解眼睛疲勞,還對預防老年性視網膜黃斑變性有肯定作用。
? 紅色,蕃茄紅素:主要存在于茄科植物西紅柿的成熟果實中。
番茄加熱、遇到油脂的時候會釋放出大量的番茄紅素,有非常卓越的抗氧化功能,所以番茄蛋花湯、炒番茄都是獲得番茄紅素的好方法。
? 紫色,花青素:是一種強力的抗氧化物質,對于我們抗擊自由基帶來的衰老非常有幫助。
紫色食物,除含有花青素、原花青素外,還常常含有大量的類黃酮、維生素E、硒等,對于眼睛健康、預防癌癥都有積極的作用。
常見的紫薯、紫米、葡萄、藍莓、紫茄子、紫甘藍等,都是花青素的極好來源。
?蔬菜的選購原則:
? 種類:每種都有、每色都有
? 儲存性:葉菜等每天采購,瓜茄類、根莖類每周采購,菌藻類、豆科類每周2次
? 時令:嘗鮮應季、當地食材
周末答疑[1]關于主食、碳水化合物
今天的答疑采用文字+音頻的形式,建議大家可以認真閱讀文字,信息量更足。
看完文字后播放音頻,再加深理解,鞏固知識。
? 為什么要吃主食?
主食主要是指為我們提供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是我們飲食結構中能量的主要來源。
碳水化合物經過消化,變成的最小單位是葡萄糖,在胰島素的作用下,被送進細胞,轉化成能量。
身體的血糖、肝糖原、肌糖原都是葡萄糖存在的場所,暫時儲存,隨時取用。
?主食(碳水化合物)對人體有重要的功能:
1、最清潔的能量來源
代謝產物只有二氧化碳、水和能量,非常清潔。
2、為大腦供能
大腦的能量只可以由葡萄糖提供,而主食提供充足的葡萄糖。
3、節約蛋白質
機體的能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來提供,在我們的能量供應不足時,就會分解蛋白質來供能,被分解的蛋白質源于我們寶貴的肌肉,而足夠的主食則可以有效節約蛋白質。
蛋白質消耗過度會產生更多的代謝垃圾,加重肝腎負擔,而且會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的問題。
比如:節食減肥一段時間后,容易大病一場。
4、抗生酮作用(所以不要盲目跟風生酮飲食)
在我們的能量供應不足時,還會分解脂肪來供能,當脂肪酸因為草酰乙酸不足而無法徹底氧化時,就會產生酮體,過量就會產生酮血癥和酮尿癥,造成酸中毒。
比如:糖尿病人酮酸中毒,呼氣有爛蘋果味道
? 碳水化合物等同于主食嗎?
雖然主食的主要營養素是碳水化合物,但二者并不等同。主食中常被提到的淀粉,只是碳水化合物當中的一種。
碳水化合物分為糖、寡糖和多糖。
[糖]又包括單糖、雙糖和糖醇,主要是指葡萄糖、果糖、乳糖、蔗糖、麥芽糖、木糖醇等,甜味很明顯的糖類。
[寡糖]則包括麥芽糊精、低聚糖、水蘇糖等,它們屬于水溶性膳食纖維,過腸草,不提供能量。
[多糖]又包括淀粉和非淀粉多糖,其中淀粉就是主食中所含的主要成分,而非淀粉多糖指的是一些不可溶的膳食纖維。
所以,主食指的是那些富含淀粉的食物,而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不一定都是主食。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食物中都含有碳水化合物,水果、肉類、蔬菜、堅果中都有,但他們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尤其是淀粉含量不高,并不能作為主食。
? 如何判斷主食類食物?
1、根據食物名稱、形狀等表觀特征判斷
絕大多數原料或成品食物中帶有粉字,同時嘗起來口感黏糯、沙軟、粉面,吃完之后比較頂餓的都屬于主食。
?比如:小麥粉、玉米粉、土豆粉、藕粉、粉條、涼粉、糯玉米、年糕、粽子、綠豆沙、鷹嘴豆、紅薯、貝貝南瓜等。
2、根據食物原料判斷
無論食物是什么形狀,它的原料成分決定了它的屬性,主食的原料就是富含淀粉的谷類、雜豆類和根莖薯類。
?比如:
【面粉】制作的包子、面條、饅頭、燒餅、面包、窩頭
【米】制作的米飯、壽司、米粉、年糕、粽子
【雜豆】制作的綠豆糕、豌豆黃、紅豆沙
【根莖薯類】制作的土豆粉、山藥泥、藕粉、紅薯粉
3、根據食物營養成分判斷
主食中的主要營養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所以,我們在判斷食物類別的時候,可以借助“食物庫”這一個APP,根據它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來進行判斷。(下載軟件大家應該會的吧)
通常,可以作為主食的食物,碳水化合物含量都在50%以上,谷類食物多在60~77%,雜豆類多在50~60%。
根莖類的食物因為含有水分比較多,這樣的標準就不太適用,它們的碳水化合物含量13%~25%左右。
同時,如果發現某種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于13%,吃完它們就要考慮減少一部分主食了。
周末答疑[2]有些食物處于主食與蔬菜之間的灰色地帶
第一周大家剛接觸主食這個概念,由于主食是能量大頭,所以我們需要把它給拎清楚。
學習主食的目的主要是避免不知不覺的被吃胖。
通過分類學習法,很多疑問也浮出水面,我們遇到了一些是似而非的食物。
? 處于“灰色地帶”的食物如何歸類?
這類主要是指那些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較高,但又不至于很高,特別是淀粉含量并不高的食物。
?大家在群里提到的通常作為菜來吃的青豌豆、甜玉米、貝貝南瓜、鮮蠶豆等就屬于這類食材。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水果、果干也屬于這類。比如香蕉、荔枝、龍眼、鮮棗、干紅棗、葡萄干等。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些我們平常作為輔食吃的食物,比如蓮子、栗子,它們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與主食相當。
以上這三類食物,單獨作為主食顯然不合適。
第一類食物水分含量大,碳水化合物干物質相對較少,容易能量不足。
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分而不是淀粉,無法提供足夠的飽腹感和熱量。
而后一類雖然是淀粉,卻不滿足我們對傳統主食的認知,單獨食用時口感也不那么好。
因此,我們在遇到這幾類食物時,不要糾結它是否屬于主食還是蔬菜,只要在吃完它們后,適當減少主食的量就可以啦。
這樣既可以享受美味,又能避免發胖,還能從中獲取不少營養素呢。
? 哪些豆子屬于高蛋白食物,哪些屬于主食?
豆子種類繁多,但它其實只有兩類。一類是大豆類,屬于高蛋白食物;另一類則是雜豆類,屬于主食。
?大豆類只有三種:黃豆(大豆)、黑豆、青豆,當然毛豆作為它們的青年時期也屬于這類。
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蛋白質含量高,大約是碳水化合物含量的2倍,黃豆、黑豆、青豆的蛋白質含量分別為35%、36%、34.5%。
用它們制作的豆制品,比如豆漿、黃豆粉、納豆、豆腐(魚豆腐、雞蛋豆腐、日本豆腐不是)、豆腐干、千張、腐竹等也都屬于蛋白質類食物。
腐乳、豆豉、豆醬等豆制品則因為鹽分較高,我們一般不作為優質蛋白質的來源,而是當做調味品來使用。
而豆芽則是標準的蔬菜,維生素C含量很高。
?雜豆類則是除了這三類之外的其它所有豆子。
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較高,基本都高于50%,是蛋白質含量的2倍。這些豆子可以煮出沙,口感很綿軟,可以做餡、糕點等,但不能做豆腐。
還有團友對荷蘭豆、四季豆等帶有豆字的蔬菜不夠明確。其實,凡是連同豆莢一起吃的都算是蔬菜,而豌豆、毛豆等需要從豆莢中剝離出來的就不能作為蔬菜了。
? 所以,豆子雖然多,但并不難判斷,只要分清哪些是大豆類屬于高蛋白食物,剩下的都是雜豆屬于主食,而連同豆莢一起吃的都可以作為蔬菜。
? 面包、米飯、紅薯粥都是吃一拳頭嗎?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我們每人每天食用250~400g(生重)主食,其中包括50~150g全谷物和雜豆類,50~100g薯類。
關于米飯,我們可以根據100g米要加150g水,除去水蒸氣的損耗,最后大約能出230g左右的米飯來估計量。
可擴展到我們211飲食法中的主食部分,一般主食我們看做熟之后的體積,與自己的拳頭大小相當,計算生重的話一般為60g~100g之間,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食量來判斷和微調。
我們應該盡可能保證每天都可以吃到三類主食,但不需要清晰的分開。
?可以把玉米、紅薯、紫薯等單獨作為一餐的主食。
?可以把雜糧豆類、薯類和米飯煮到一起,做成紅薯飯(粥)、雜糧飯(粥)等。
?也可以把它們和面粉一起做成豆包、紫薯饅頭、燕麥餅等。
?或者把薯類作為菜肴的一部分,適量減少主食。
我們不建議把添加了很多油和糖的主食作為正餐,比如油餅、油條、香甜的糕點、餅干、湯圓、麻花等,它們的營養價值低,但是熱量卻很高,很容易發胖。
這些食物可以通過食品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來判斷,基本前三位就是小麥粉、油(含有油字的配料、植脂末)、糖(含有糖字的配料、麥芽糊精),脂肪含量大都超過了20%。
? 另外,各種雜糧粉、代餐粉、藕粉、芝麻糊等糊粉類產品的主要成分也是碳水化合物,添加了糖的產品都不建議作為主食吃,五谷雜糧粉也不能代替完整的谷物,包括五谷豆漿等飲品干物質不足,不能作為一餐中全部的蛋白質和主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