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去世兩周年,寫文以祭奠之。
?
? ? ? ? ? ? ? 懷念我的父親
? ? ? ? ? ? ? ? ? ? ? 引? 言
整日里忙著忙不完的所謂“大事”,無意間翻閱塵封的日歷,突然間感覺一種深入骨髓的痛。日歷飛轉,我慈祥的老父親已離開我近兩年時間。寒露已過,霜降將至,天堂路遠,那里是否也有人世的四季冷暖?天寒加衣,從來照顧不好自己的你,也仍然如在世時充滿著盲目的樂觀而自信?父親一生酷愛下象棋,可水平一般,但四鄰八村找他玩的人無其數。沒有了父親的日子里,每次回到生我養我的老屋老院,全然沒有了父親在時出一屋進一屋的熱鬧景象。
生生息息,這可就是人世的周轉輪回?
? ? ? ? ? ? ? ? ?
? ? ? ? ? ? ? ? ? ? ? ? ? 父親生平
說到父親,有必要簡單說一下我整個家族的搬遷史。與黃河三角洲上的所有家族一樣,最早我們家族所在的村是沾化縣左家莊,就位于現在的墾利黃河大橋附近。后來黃河改道行洪,整個村一分為三:一支去了汀河鄉割草村;一支去了現在的墾利鎮左家莊;一支去了鹽窩鎮左家村。我的曾祖父叫黃順青,是利津縣有名的教育家,《利津縣志》里有《平民教育家黃順青》一文。父親出生于1942年,大致推算應該出生在鹽窩后左村。解放后曾祖父負責籌建縣城關完小,后又籌建利津師范,我家也相應成了城里人。祖父青州師范畢業后分配至虎灘、汀河教學,我們全家就在汀河公社割草窩村扎根。
父親是沾化縣三中(現利津二中)高3級學生,因家貧中途輟學。1961年由汀河公社割草窩村帶一鋪一蓋單衣一身“逃荒”去付窩公社"小孤島"謀活路。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先后當過教師、赤腳醫生,自1970年至2000年在村里負責30余年。我眼前常閃過這樣一個鏡頭,一個離開了父親的19歲青年(當時跟著我二爺爺同住),在昏黃的油燈下光著身子一針一線縫補自己唯一的一身衣服,這是一種怎樣的生存狀態?所有的追求和目標可能就是活下去。
正因為此,父親一生工作勤懇,任勞任怨,清正廉潔,嘔心瀝血,平時身先士卒、以身作則。任村支部書記期間,村支部多次被評為先進黨支部,使一個全鄉最落后的貧困村,進入小康村行列。退下來后的十幾年時間里,仍然熱心村里的公益事業,打掃衛生,綠化街道,贏得了鄉親們的高度評價。
父親熱心家族事業,大事小情親自出面與人調解,不辭辛勞。歷時八年,終于修成《黃氏族譜》,其間辛苦無人不知。他對父母傾注孝心,常懷感恩,為人稱道。雖然僅僅是高中肄業,但很有文采,常以詩文敬獻他人,親戚大事,朋友聚會,風格幽默,令人開懷。
? ? ? ?
? ? ? ? ? ? ? 懷念父親的點點滴滴
從幼年記事起,父親成天就是一副嚴肅的面孔。作為村里最大的“官”,基本的節奏就是開會、召集會、給別人調解事,很少有機會領著孩子們出去玩。那時村里窮,我家也是村里開會研究事的唯一場所。當然斷不了喝酒,年齡小的我就躲在一邊聽著,當然更希望他們早點結束,自己好能撈點殘湯剩飯。喝酒免不了劃拳。劃拳時父親第一句便是“螃蟹一,照八個,兩頭尖尖這么大的殼”。這是酒場話,要用力吼出來才是那個味道。這個“照八個”迷惑了我若干年,前幾年才想明白,原來是酒話加土話,“照八個”系“爪八個”之誤,但如果讀成普通話的“找”就全然沒有了味道。我工作以后,因為自己不喝白酒,常常把最好的酒拿回去孝敬他,他就叫上村里有頭有臉的人物大喝一頓,然后出去吹吹牛,感覺到那是他最風光最快樂的事情。物是人非,好酒還有,可父親已長眠,這是一種怎樣的失落?
作為村里的支部書記,自己又不貪不沾,家庭條件確屬一般,能把我供養成為村里的第二個本科大學生(第一個是1978年考上的),哥哥妹妹也通過上學有了份滿意的工作。在吃飯都成大問題的年代,對比一下村里很多因為供養不起而輟學的同齡人,內心充滿了自豪感和幸福感。
1992年春節大學開學時,因為交通不便,我要從家趕到陳莊坐去濟南的車再倒車才能到學校。父親早晨四點就騎上家里的破嘉陵,一路飛駛,路上視線不好,剎車又不靈,兩人重重地摔在公路上,當時父親腿上都是血。他拍打拍打站起來笑呵呵地說,“大難不死,必有后福,看來咱爺倆還是有福之人!”
我回家最喜歡的事就是有空陪父母說話,家長里短,漫無邊際,大致是他們說他們的,我聽我的,也許他們就根本沒有想讓我介入其中。是啊,父母都是村里的老黨員,平時很知足,知道兒女們工作忙,有時候顧不上照顧他們,能跟也在慢慢變老的兒女說幾句話也是一種莫大的享受。我更喜歡看父親和一幫老頭下棋,總體水平不高,你吹他侃,連搶帶奪,老人小孩,我們誰會沒有老的時候?
前面說了,父親愛下棋,打小就手把手教他孫子下象棋,開始他讓一個車,后來兩人基本平手。2014年春節年甘九爺倆忙活了一晚上,第二早晨才過五點倆人又支上了局,后來聽見爺倆吵了起來,我兒子說:“算我全輸你全贏了唄,光耍賴皮。”我起來給他們打呵呵,到底什么情況啊?兒子氣呼呼地走了。我問他爺爺,真的輸了嗎?父親無奈地說,老了老了哎,真的不行了哎,眼里閃過一絲落寞。
父親常常教育我,做人要外圓內方。作為村里單門獨戶,他能夠在村里負責30多年,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他常說做人要有三必須:一是必須盡孝。不孝之人不交,天地之間,孝義為大,一個連這個基本的事也做不到的人,眼里只會有自己,到關鍵時候他肯定傷害你。二是必須知恩圖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每個人在世上都是個體,只有時時念著別人的好,你才能活著有目標、有追求。三是必須懂得知足。父親對《不知足歌》背得滾瓜爛熟,經常以此提醒我,如果永不知足,你自己不快樂,也會讓別人不快樂。
? ? ? ?
? ? ? ? ? ? ? 開始相信人世間有感應
2014年的初冬已經很是陰冷。在父親出事前的一周,一個老家是外省的同事忽然問我:“我去村里怎么本地有些人家貼的藍對子?”我說:“本地風俗,家里故去了老人,近親屬家不貼對子,遠一點可以貼藍對子。”突然間腦子飛轉,回到我老家的院里,門上沒有貼對子。等到老人走了,我看了看,明明對子都在啊?這真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暗示!接到家里父親出事后的第一個電話我的反應就是,“父親要走了,我們父子人世間緣份已盡!”
2014年11月9日村支部換屆選舉,父親特意去理發店理了發,對和他一起搭檔30多年的老伙計、現任村支部書記說,這次選舉投你一票,下次可能沒機會了啊?人家都說他是在開玩笑,也沒有人在意。
11月16日下午,天下著蒙蒙細雨,他說去付窩商場買煙,路上遇到車禍,搶救三天后于11月19日(古歷九月廿七)不幸去世。每每回家,站在老屋門口,我常向外張望,也許父親就是去買煙了,說不定哪天他還就回來了!
可天地之間,物是人非,已經沒有了這么多的說不定。
所有的苦難都是最好的記憶,所有的悲傷都是最好的經歷。
秋風起,寒意濃,愿我們都好好珍惜當下的自己。
謹以此文祭奠我的父親。
黃其軍
? ? 作于2016年10月17日(古歷九月十七 )
近期同類文章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