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真是這樣嗎?我該如何理解呢?
天下是什么?如何興亡?
中華,據說上下五千年,西方史學家只承認三千年。且不管到底是多少年,在這漫長的時間里,經歷了很多朝代,出現了很多國家,產生了很多思想。
天下興亡,就是國家興亡嗎?顯然不一定,有時是一致的,有時是逆向的。還要看這個國家的建立和發展是否在推動文明向前,否則,歷史上的每一次先進文明被落后文明攻占都變成進步了。每當我們提到中國在歷史上的某個時期或朝代處于世界領先時,請不要忽視漢謨拉比法典的存在,請不要拒絕古希臘的哲學思想,更不要一味地去嘲笑歐洲在中世紀的黑暗。認真的回顧一下,很顯然,全地球的人類文明是交替著向前發展,就像一次長跑比賽中不斷出現新的領跑者。
秦朝,我們進入法制社會的絕佳時期,可惜啊,秦始皇死的太早。而后的漢朝對秦朝只會是詆毀,包括她的法律。如今的考古工作中發現了很多秦朝的法律資料,非常的全面,非常的細膩,非常的人性化,甚至是非常的可愛,根本不是暴政的模樣,有一種美,該怎么形容呢?就像是來自一個健壯男子胸膛的溫暖和柔軟。哈哈,那是嬴政的胸膛嗎?
從那以后,我們只是提倡法制,堅定人治。錯過那一刻,就是兩千多年啊!直到2017年了,我們不管要辦什么事,或是犯了什么事,首先想到的是我該找什么人,而不是有什么流程。
只要提到東方哲學,就少不了中國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當然,我們的傳統文化包含了儒釋道,還要把那來自印度的,帶有婆羅門教烙印的北傳佛教也算上。在此,我就不聊這個類似于小龍蝦一般的外來物種了,因為傳入中國的大乘佛教在許多方面已經背離了佛陀的思想精髓。
哲學,太難定義了,甚至是無法定義。但至少有一點大家能達成共識,就是它在很多方面具有指導意義,不管你是要欣賞美,還是要探索未知,或是認識自己,以及膜拜神靈,都可以在哲學里找到幫助。
道家和儒家,我都喜歡,只是感覺誰的觀點都不能說到我的心坎里去,兩千多年來,還有許多人在幫這兩派自圓其說,但依然不能說服我,我都為自己著急了,怎么就這么不開竅呢?
我著急的還有另一個原因,為什么兩千多年來,就沒人能拋開先秦時期的思想架構,建立起新的思想體系呢?我不相信古人更智慧,否則我們都不要進化了。現代醫學也不要發展了,全靠祖傳秘方吧。
還是回到天下興亡和國家興亡吧。其實,這是兩個概念。天下,更多是指民生,國家,更多代表專政。二者有一致的時候,也有背離的情況。相一致時,匹夫有責,匹夫是有擔當的人。相背離時,只剩下匹夫之勇了,一個是非不分的匹夫。千萬不要是,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
每當有人對國家表示不滿時,就會有人站出來指責他,這是你的祖國啊,你怎么能這樣呢?兒不嫌母丑啊。
又是概念模糊。我們的祖國和統治我們的國家,是兩個概念,有一致的時候,也有背離的日子,我渴望為國效力,但不想匹夫之勇。
國家,要想成為人民的祖國,就得要有擔當啊,別一點反對的意見都聽不進去,別以人民的名義來欺壓人民。
如果,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那還有必要匹夫有責嗎?如果人們不在乎國家的興亡了,國家到底是興還是亡呢?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百姓興亡,國家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