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沵花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不是為了自己而活。
世界那么大,每天都有變化。快節奏的生活催促著我們應該不斷的去追求,不斷 ?地去索取,不斷的去做自己不想做卻不得不做的事情。
但是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想要得到的東西太多太多,于是,我們開始尋尋覓 ?覓,開始為了追求物質和精神上的滿足而學著如何去生活。
我也如此。
? ? ? ? ? ? ? ? ? ? ? ? ? ? ? ? ? ?
孩子的時候,從步入校園的那一刻起,我們大部分就是為了成績而活,聽著家長 ?們的話,家長來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如何,因為我們沒有主見,并不知道自己想要 ?的是什么,只知道學習好就代表著一切。
如果你學習不好,你不聽話,就會被別人貼上“壞孩子”“沒出息”的標簽,學習好 ?就證明了你比任何人都強。
即使到了大學,學習不再像之前那樣忙忙碌碌,本應自由,但是卻覺得更加虛 ?無。
選擇了自己現在的專業,定時上著自己的專業課,不敢逃課,因為怕被點名;不 ?認真聽課,因為覺得無聊。只是在課堂上,伴隨著老師的聲音,教室的桌椅,玩 ?了一節課的手機。
然后下課,吃飯,回宿舍。
就這樣,一天又一天的周而復始。
或許到了大三大四,在現實的壓力下想要改變自己,想要找到一個新的方向,想 ?要不再如此迷茫的過完四年的大學生活。
想法有很多,但是又會發現不知道從哪里開始,不知道該做些什么,于是憂郁、 ?迷茫、痛苦。
然后慢慢的反思自己以前是那個聽話的孩子。
想來,我有時候真的羨慕那些不聽話的孩子,那些逃課的孩子,他們雖然不乖, ?但也并不差,因為她們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無論是出于什么原因,至少他們認為做那件事的價值和意義超越了去教室上課, ?即使是在寢室睡懶覺,也好過去教室打游戲。
那個選擇,他們是為了自己而活。
? ? ? ? ? ? ? ? ? ? ? ? ? ? ? ? ? ?
成為了大人的時候啊,有了工作,步入了職場,接觸了社會,認識了形形色色的人。
然后開始為金錢、地位、或者是為了以后的日子而艱難的生長著,而忽略了當下的生活。
多少人背起行囊,遠離家鄉,來到大的城市尋找自己的棲身之所。
我也這樣想過,我也總是抱著野心,堅定的告訴自己,畢業后要去北京,去一線城市,去不顧一切的闖一闖。哪怕只是租一間只能放下一張床、一個柜子,僅僅不到十平米的房間;哪怕每天拼命的擠公交、擠地鐵,穿越人群,然后筋疲力竭的奔跑在路上。
我也愿意。
可是,現在呢。
我卻越來越關心當下的自己了,越來越在乎當下的生活了。
喜歡舞蹈,就去學;喜歡畫畫,就去畫;喜歡攝影,那就多出去走走;喜歡文字,那就用一個方式來記錄下來。何必將自己的思緒都放在將來呢,何必用未來的不確定而折磨現在的自己呢。
做好現在的事,才能更接近以后的生活,不是嗎?
未來之所以是未來,是因為它的不可預測性。真的就像是那句話:“計劃沒有變化快”。
現在之所以是現在,是因為它在我們所掌握的范圍之內。也真的就像是另一句話:“活在當下”。
? ? ? ? ? ? ? ? ? ? ? ? ? ? ? ? ? ?
雖然說“活在當下”,但是強調的除了“當下”以外,還要明白“活”這個字。什么是“活”,為什么“活”,怎么樣“活”以及“活”的意義。
我還年輕,經歷的太少太少,現在這個年紀不能對這個問題來為自己給予一一的答案,只是用自己的態度來對待現在,只能在慢慢的逐漸摸索中去體會,或許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來徹底的為這些“為什么”來解答。
因為人與人不同,活法也不同。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我用這句話來表達我對“活在當下”的態度。
“醒”,是要對現在的生活狀態,生活方式,生活意義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然后以這個認識來引導現在的生活,走未來的路。而這個認識,沒有對錯之分,只要不違背自己的內心,也就夠了。
“醉”,是要懂得享受現在的生活,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貧窮在貧窮中尋找樂 趣,富有在富有中尋找獨特。沉醉于現有的一切,知足而不停滯。
生活的一切都需要你無比虔誠,不要抱怨太多,亦不要羨慕太多。不要渾渾噩噩,亦不要清清楚楚。
? ? ? ? ? ? ? ? ? ? ? ? ? ? ?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