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一件小事兒,讓自己事后想了很久,甚至還臉紅了好幾次,覺得自己太小孩兒了,總在成長卻長不大。
事情是這樣子的,中午跟同事吃完飯一起去買了個咖啡,本來買咖啡是很平常的事兒,付款、喝完、走人就行了唄??山裉煲驗榭Х葞熢诿Γ鹊揭话氩湃ジ跺X,拿錢出來時,也沒看直接給了咖啡師100元錢,因為咖啡42元,發現手中剛好有2元錢硬幣,跟2元錢在一起的是3個一角錢硬幣,就一起遞給咖啡師了,說多給你3角錢吧,揣在兜里麻煩。這時,咖啡師也愣了一下,把3個一角錢硬幣挑出來,還給我,說不要這個。我不禁就想,多給你錢都不要,我拿著多麻煩呀,還好旁邊有個儲蓄罐,我靈機一動,將3個硬幣都扔到儲蓄罐了,然后咖啡師就說了聲謝謝。我也拿著找我的60元回到座位去了。
本來這事兒就過了嘛,也沒讓彼此過于尷尬,我的煩惱解決了,咖啡師也道聲謝謝了,沒人在意發生了什么。
可我坐下來后,腦海中浮現出萬維剛老師在專欄中有一期講到的一個詞:“得體”,我自己對比了一下,發現自己太不得體了,做的啥事兒啊,自己都覺得有些丟人。
得體是什么呢?就是你做事最好符合別人的預期。
我這事兒,都給別人搞愣了,肯定是唐突了,然后再想想,發現自己竟然做些讓別人愣住的事情,自己也覺得很是不舒服,并沒有太過于在乎別人的感受,只顧著自己爽了。
我自己從這件小事兒背后反省出3點原因:責任推脫;過于執拗;沒有感同身受。
分別從這三個點說一下這件事兒的起因:
1、責任推脫
本來3個一角錢硬幣,是我自己的事情,是我該處理的責任,直接扔給別人,就是逃脫自己處理硬幣的責任,而不論硬幣還是其他,都是逃避責任的表現,這樣就好比將本屬于自己的事情扔給了別人,然后就不管了。
所以,想過之后就覺得,不管事情大小,輕重緩急,都不能直接扔出去,而是要好好對待每一件事情,如果覺得沒有必要處理,就那么放著也可以,而不是小事兒就毫不考慮的拋給別人。
2、過于執拗
自己是屬于比較執拗的那一類人,有啥事兒,不處理就睡不著覺,渾身不自在,然后呢,就急病亂投醫,不管場合和人對不對,方式對不對,一定要處理掉,就經常搞得大家很被動,會讓別人有種被冒犯的感覺,不經別人允許,就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所以,我覺得應該耐得下心來,慢慢去應對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沒什么事兒是必須要現在做的,如果有,那一定是重要的事情,一定是經過考慮的事情,而非不經大腦的事情,不經大腦的事情也多半不重要,不重要的事情就隨他去吧。
3、沒有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這個詞是在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學到的,簡單說就是換位思考,做事情要考慮對方的感受,如果不經思考,只顧著自己,就如同精神上,沒經過對方同意,卻脫光對方的衣服來進行Sex運動。你說我們要是被別人QiangJian了,我們還會爽嘛,肯定不會啊。
所以,要不不做,要做就多考慮考慮再做決定,以前總覺得要多犯錯才能吸取經驗,我個人覺得是因為痛了才長記性,如果能慢慢的做到不痛也能記住,多去想想如何避免讓自己疼痛,就會好很多,你好我好大家好嘛。簡單說,就是做個能感同身受的人。
--- 儲蓄罐 ---
今天應該感謝那個儲蓄罐,要不我估計又鉆不出牛角尖了,然后鬧笑話還是小事兒,大家都尷尬就會讓自己的心疼很久。
我也對自己是無奈了,其實也不是無奈,我是這樣安慰自己,我還是挺好的,遇到事情還會反思,會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后,然后讓自己盡量可以避免同一個地方再被弄疼一次。這樣下次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得體真的很重要,我得讓自己得體些,因為得體的人,更加值得被他人所愛。
準備跟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交流一下,跟這位大神學學如何得體的生活,而這是自己邁向被愛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