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我已經好久沒主動在QQ和別人聊過天了,這是我今天才意識到的問題。
記得高二那年,我第一次有了QQ號,那時興奮不已,恨不得每天都在線和別人聊上兩句,而 且有趣的是似乎不管聊什么都特別起勁,明明剛剛還在一個學校,一個教室,轉眼也能因分開的那一小會有很多話要說。那時候覺得QQ好棒啊,我似乎總算有了有一個隨時隨地可以和別人說話的平臺,比起一條一毛錢的短信,好的不要太多。
那是從什么時候我不再QQ和別人聊天了呢?高中畢業?大學?我已經記不太清了。但總覺得沒主動和別人主動聊天已經好久了,去掉主動兩個字,也已經好久了。我漸漸淡出了QQ。總會不經意間發現聊天記錄停在幾天前,總會不經意間才想起QQ好像還有一個留言板的功能,總會不經意間意識到QQ只會在無聊到逛完微博微信才去打開看看。我已經習慣的登了QQ沒幾秒再退出。似乎連QQ這個系統都懶得將消息再推送給我了,我登錄空間刷新完畢也就幾條少得可憐的動態,少有的幾條也會有些和朋友圈重復。
我什么時候開始從討厭朋友圈變成了每天去刷上一會呢?或許從畢業開始吧。畢業以前我一直都固執地以為微信是一群老年人的天下,想我們這種小青春大學生,玩QQ就好,玩什么微信。可從我找第一份工作開始,老板說,你加一下咱們公司的微信群,你關注一下咱們的公眾號,那時候才正兒八經下載微信,但也始終堅持著那個觀點,微信是群老年人才玩的APP。可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新認識的人都會說,你微信多少,加一下吧,慢慢的微信人多了起來。你接觸了新的人群,新的人群每天都在玩微信,不覺中,不知是為了合群還是被QQ好友冷落了太久,你已經成為了微信的一員大將,你會在朋友圈轉發狀態,會在朋友圈找人投票,會好奇朋友圈誰又發了什么動態,而點擊刷新圖標。
漸漸地,我發現了微信的好處,它只有彼此是朋友才能看見互動,你發條動態,不想讓誰看你就可以屏蔽掉,這隱私程度是一個成年人需要的,它沒有公布于天下的情懷,他只有既能滿足你交友的需要又能很好保護你隱私的貼心,你想知道你認識的人中誰和他也認識,簡單的從朋友圈互動點贊便能發現,你想通過朋友圈去尋找他們之間的互動關系,對不起,不是朋友你看不到。所以,我好像明白我玩微信超越朋友圈的原因了,你漸漸長大了,突然明白,QQ里面那種解剖自己于眾人下的勇氣已消失殆盡,你有了新朋友,你朋友有了新朋友,那是你的事,那是你朋友的事,彼此存在,各自安好,也不需要相交。
我以為就這樣,我對微信的喜愛程度大于QQ。
前段時間,我過生日,早上起來,和一位朋友聊了起來,他說祝你生日快樂我說謝謝,很久沒聊天多說了兩句,直到上班,才急著裝起手機,那天QQ沒有退出,保持著后臺運行的狀態,整節課聽著手機咚咚咚咚的響起,不禁疑惑,今天QQ詐尸了?下課掏出手機,全是整齊的生日快樂,突然有點感動,也許真實的情況是他們哪一天突然看到了我生日的動態就隨手點了送禮物,這種事情我在很久以前也干過,那時候覺得這是上QQ的大事啊,別人的生日,哪怕人不到,禮不到,但生日祝福必須到。但慢慢的我覺得這種虛擬的禮物真是毫無意義,而且送禮物的那么多,你會在乎哪一個呢?再后來,QQ都懶得登了,我早已經忘了還有QQ送禮物這個功能。但那天,看著整齊的QQ消息,突然覺得QQ給了我一份虛假的盛宴,哪怕沒人記得,但好像QQ系統還記得,有這么個人,孤單的在異鄉,第一年入職后的生日,悄悄的送來了祝福。
我突然想到,不久前,我看到一個朋友在我空間留言,說想我了,我高興了好久。不久前,朋友在QQ給我推薦了簡書,我現在覺得自己充實了起來。不久前,五姐給我說她遇到了一個渣男,她今天發一堆,我明后天的回一堆,但某個瞬間會覺得心離的很近。
我突然有點想我的QQ好友了,想念以前有個朋友每天發日志,不長文筆很好,想念某個吧友發條動態,下面整齊的碼起一樓二樓三樓······想念那些因為一點事情去把人空間翻個底朝天的幼稚行為,想念你點進去突兀的顯示該好友設置了訪問權限······
但有些故事你永遠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