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是在許巍的歌詞里。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這句話的出處。
聽歌的時候,感覺世界很美好,但看了這句話的文字,青崖狂客卻讀到了無盡的憂傷。
01 生活
很多人關注的重點是“詩和遠方”,而青崖狂客看到的是“生活”。
何為生活?
清代查為仁的《蓮坡詩話》記載了一首七絕:
書畫琴棋詩灑花,當年件件不離他。
而今七事都更變,柴米油鹽醬醋茶。
何為生活?“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是生活。
或者說,是生活的基礎。
有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大俗,才可能會有“書畫琴棋詩灑花”大大雅。
02 詩和遠方的田野
開始的時候,我聽別人口頭說的版本是“詩和遠方”,但后來發現歌詞中是“詩和遠方的田野”。
“詩和遠方的田野”嚴格意義上說是個歧義句,斷句不同會有不同的含義。
一種可能是把“遠方的田野”作為一個整體,也就是“詩”和“遠方的田野”;
另一個種可能是把“詩和遠方”作為一個整體,也就是“詩和遠方”的“田野”。
不得不說,第一種的意境沒有第二種好。青崖狂客認為“遠方的田野”雖好,但顯然不是能與“詩”并列的,而“遠方”和“詩”的意境比較接近,因此,青崖狂客更偏向于第二種可能性。
那么就要分析一下什么是田野了。
田野,是耕耘的地方。青崖狂客最早接觸到的短語是“希望的田野”。
同樣,“詩和遠方”的“田野”,指的是種植(青崖狂客認為更確切的表述是孕育)“詩和遠方”的地方。
我們向往“詩和遠方”,向往“書畫琴棋詩灑花”的大雅,但那需要花大力氣去耕耘。
長大后的我們都懂得,世界并非“一分耕耘自有一份收獲”的,畢竟“農業”是一個看天吃飯的領域,更多時候是“有心栽花花不開”。
但,“田野”在這里,我們也只能選擇耕耘了,畢竟“詩和遠方”不會自己長出來。
03 不止
開始的時候,我以為是“不只”,認為那是多么美好的事。后來發現是“不止”,才意識到世界憂傷的真相。
“不只”和“不止”到底有什么區別呢?
不止,是不止于,也就是更有甚者。
不只,是不只有,也就是還有其他。
通讀整句話。
如果認為眼前是“茍且”的話,那么,在“不止”的作用下,“詩和遠方的田野”就是比“眼前的茍且”更甚者了。
我們不僅僅要承受眼前的茍且生活,還不得不面對那明知沒有收獲的耕耘,那種憂傷正如白居易所說的“此恨綿綿無絕期”。
這讓青崖狂客想起了黃子華點評的張學友的名曲《每天愛你多一些》。
而每過一天每一天這醉者
便愛你多些再多些至滿瀉
我最愛你與我這生一起
哪懼明天風高路斜
其中,在“我最愛你與我這生一起”后面有兩個語氣詞“哦噢”。認真聽的人會發現,這個語氣詞的語氣,恰恰說明了他所最愛的“你與我這生一起”是辦不到的。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認真聽聽《每天愛你多一些》(粵語版)。